第753章 集装箱 研究小组 ,低调的易中海(加更) (2 / 6)

+A -A

        不过李爱国还是把交通部门拒绝研制集装箱技术的事情讲了出来。

        “老师,咱们要是花费了大功夫,把集装箱技术搞出来,部里面会不会.”

        李爱国话说一半,没有再接着说下去,眼睛紧盯刘国璋。

        刘国璋哈哈大笑:“你放心吧,只要你这个技术好用,我有信心说服部里面大规模推广。”

        要想说服部里面,还得拿出真凭实据。

        所以刘国璋决定在小范围内使用集装箱技术。

        “你们按照计划把技术标准搞出来。”

        “随后,由我们铁道研究所牵头,你们前门机务段整备车间生产出第一批生产四十台集装箱,我联系各个路局,进行运输实验!”

        刘国璋是个敢想敢干,却又特别谨慎的人。

        把生产集装箱的工作交给整备车间。

        即使最终正式集装箱没有什么用处,整件事也能控制在小范围内,集装箱可以改装为车皮。

        由铁道研究所以铁路检测的名义联系各个路局进行运输实验,避免有心人提前把这事儿闹大。

        要想干成一件事,仅凭蛮力是不行的,得讲究工作方法。

        随后,铁道研究所下达了一纸公文。

        一支由李爱国担任组长,周齐工,董教授,周教授和整备车间章主任担任组员的集装箱技术研究小组成立了。

        有了周齐工,董教授和周教授主要负责根据李爱国提出的标准,制定出符合国内车站、港口、码头实际情况的标准。

        李爱国则带着章主任开始展开集装箱的制造和车皮的改造工作。

        目前,李爱国确定制造的普货集装箱有两种。

        一种是二十尺的小型集装箱,一种是四十尺的大型集装箱。

        这也是后世最主要使用的两种集装箱。

        同时车皮也要根据集装箱的尺寸进行改造,以更方便吊装。

        因为是实验品,所以集装箱的制造和车皮的改造必须要做到完美。

        “如此大尺寸的集装箱制造工作,仅仅是靠咱们整备车间是难以完成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第753章 集装箱 研究小组 ,低调的易中海(加更) (2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