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邓教授就像是一个宕机的计算机,似乎想到了什么,但是就差么一点点,却搞不明白。
李爱国看着邓教授,心中一阵唏嘘,九所一室的主任,果然就是传说中的邓老。
邓老年少成名,出身于出生于安徽怀宁的一个名门世家,1941年他考入西南联大物理系,后来赴美国普渡大学
留学,26岁便拿到博士学位回国,被人称为“娃娃博士”。
所有人,包括邓老在国外的那些同学,都在等着这位少年天才能够在数学上作出惊人的发现。
甚至邓老的老师预计邓老未来能够获得菲尔兹奖。
然而,随着时间的悄然流逝,邓老却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彻底从公众视野中消失。
那些昔日的同窗,无一不为这位天才的陨落而扼腕叹息。
直到几十年后,221厂相关机密逐步解封。
世人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位少年天才放弃了在数学领域的钻研,投身到了另一项伟大的事业当中。
“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
李爱国小声默念着邓老的这句肺腑之言,不由自主地举起了手:“如果先以L为未知数,设计出一个方程组,或许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邓老此时正卡在关键处。
听到这话,脑海中仿佛闪过一道灵光:“没错,我也是这么想的!你们看,关于L的方程组可以这么设,然后咱们再解方程组,可这方程组要怎么解呢,还需要T……”
“还是不对啊。这又多出一个未知数。”
邓老拿着粉笔,在黑板前踌躇不前,“方程组越来越多,咱们非但没减少计算量,反而增加了不少,这可有点得不偿失了。”
“不不不,咱们刚才已经把五元三次方程组化简为了二元一次方程。”
“可数量增加了,工作量也跟着增大了。”
邓老这才注意到,刚才从自己手里接过粉笔、发表见解的,是个陌生的年轻人。
但他也没多想对方的身份。
每次讨论会上,都有年轻人勇敢地站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