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应天知府 (2 / 3)

+A -A

        林云快步上前,施礼道:“微臣林云拜见陛下。”

        至德帝依旧没有抬头,直接开口道:“戴权,将赵全上的折子给林卿过目。”

        “是。”

        戴权上前两步,从御书案上拿起一份奏折,递到林云手里。

        林云接过折子,打开仔细观瞧,这是内卫副指挥使赵全上的密折,内容是盐政弊案的处置过程。

        和史恒说的差不多,于敏时死后,楚王一改先前的旁观态度,下令将牵涉弊案的嫌疑人都抓了起来,当然,这份名单里面不包括赵述元和董伯冀两人。

        林云借着看折子的功夫,在心里暗自盘算,天子让他看密折是什么意思?是让他表态?还是想让他去金陵替楚王善后?

        在心里盘算好应对之策后,林云合上奏折,递还给戴权。

        这时,至德帝停住笔,抬头冲林云问道:“楚王对盐政弊案的处置方案,你觉得是否合适?”

        林云不假思索地道:“回禀陛下,如果不是东平郡王妃在这个时候进京,微臣完全赞同楚王殿下对两淮盐政弊案的处理决定。”

        “哦!”

        至德帝搁下手里的朱笔,冲林云道:“你详细说说。”

        “微臣以为,两淮盐政牵扯的利益方太多,非是哪一个官员清廉就可以解决这些弊端。要理顺盐政,首先要查处私盐贩卖,禁私盐必须清查其来源。而清查源头,就势必要得罪当地的军政民三方势力,这些决不是两淮巡盐御史可以独立完成的任务。”

        “稽查私盐,难在下面。当地的稽私营官兵大多被盐商收买。更有甚者,负责稽查私盐的盐捕同当地的富户勾结,污告良民为私盐贩子,借此侵吞百姓的财产,为祸更甚”

        林云将他对两淮盐政的认知向至德帝做了详细的说明,总结起来就是私盐无法根除,只能压制。

        至德帝认真地听完林云的分析,最后冲林云问道:“朝庭如果任命你为应天知府,你能配合两淮巡盐御史处理好两淮盐政吗?”

        林云想了想,道:“陛下,微臣有权查抄江南的盐商和官员吗?”

        至德帝沉吟了片刻才道:“江南目前应以稳为主,不宜大动。”

        林云闻言便明白了,现阶段,不是动江南官场的时机。”

        “陛下如果任命臣为应天知府,微臣请求从前武卫抽调三百士卒充作护卫。”

        “准。”

        听到至德帝吐出准字,林云便知晓自己这个任命已经确定了。他在心里暗自盘算,去金陵担任应天知府也不错,至少是离开了京城这个是非之地,可以轻松一点。

        “微臣告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红楼:林府崛起 第四百三十四章:应天知府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