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立喝了一是茶:“说说看。”
“这次我们四家搬来杭州,肯定会有人知道。那就不是秘密了。相信不出三天,杭州城中的有心人就知道,我是处座的人。”
戴立与刘洋同时点头。
“但是,我不希望特训班中发生的事,不要牵到我的头上。在哪里,我就是一个学生。什么本事都没有。最后,得罪了党务调查科的人,被党务调查科追杀。没办法,被处座安排到了杭州站镀金。”
戴立一拍沙发扶手:“这主意好!一则是让人知道你是我的人,知道不少的秘密。那么他们就会向你下手。第二,让他们知道你是一个草包,凭关系上来的。”
周林竖起大拇指:“处座英明!如果我有本事,就会去当情报组与行动组的组长。而我当了一个支援组的组长。就是来混个职务。将来好调到总部去。”
刘洋也竖起了大拇指:“如果我是他们,我也会上钩。这样的肥鱼,不钩上来就可惜了。”
戴立命令道:“那么就这么办。你们俩相互配合。尽量不要让其他的人知道。周林,你还有什么要求?”
周林忙给戴立刘洋敬烟,当戴立拿烟后,给戴立点烟。“处座,杭州站的情况我不熟悉。没有可用之人。我想,能不能从培训班和苏州站中调两个人来帮我。学以致用!他们来了,会在实践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你要谁?”
“特训班的王强,那家伙猴精猴精的。表面看是个花花公子。其实心眼很活的。还有苏州站的向东。他是个实在人。但是,嘴稳手狠。”
戴立答应了,“我会打电话,让他们明天来杭州站找刘洋报到。刘洋,这两人就由你安排到支援组。”
刘洋说:“支援组的两个队长,一直嫌弃支援组不是人呆的地方,没功可立。我就答应他们,将他们调去情报组与行动组。王强与向东,就让他俩当支援组一队二队队长。”
周林站起来:“谢谢站长!”
“他们明天报到,我迟两天报到。”
戴立:“为什么?”
“这资料上所说的,有一个人,经常进入杭州会所。我认为,杭州会所有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
刘洋又竖了大拇指:“周组长不悔是处座的高足。这个杭州会所,其实就是一个情报市场。许多上海、南京,甚至武汉、北平的情报贩子都有过来。”
戴立问:“为什么不端掉他?”
刘洋恨恨地说:“我们无能为力!它在日租界!”
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我们耳熟能详的是清朝赔款2亿3千万两白银,割让台湾,这些是大条款。
不大为人所知的有一条是,在湖北沙市、四川重庆、江苏苏州、浙江杭州四处设通商口岸,允许日本臣民居住经商。这一场海战,杭州也成了中日角逐的对象。
日本方面提出的是参照上海租界模式,划一块土地建租界,租界内管辖权归日本。中方坚持只能当作通商口岸。
1895年11月,日本驻上海总领事珍田舍己到杭州勘查土地。一开始,珍田看中的是涌金门外西湖边的黄金之地。浙江政府不同意,并且找了个理由,说离城太近,于日本人安全不利。
中方给日方的是,离城市十五里路的一座古桥—跨京杭大运河的拱宸桥,桥东边的一片田野。不过对于租界还是通商场,双方始终谈不拢,后来双方各退一步,找了一个既有租界又有居留意思的英文单词来定义。
1896年8月21日,日本驻杭领事小田切万之助与浙江政府签订了章程,名字就叫(日本商民居住塞德耳门章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