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到那名字,周林的眼皮一跳。张甫。
这个名字,周林在二十一世纪曾经看过。
张甫,黄埔四期毕业后,张甫被编入国民革命军第21师任步兵排见习官,不久见习合格升任排长,开始参加北伐战争。北伐结束后,张甫调入国民革命军第一师,在这个有“天下第一师”之称的嫡系部队中,张甫升迁至团长。
1933年,年仅30岁的张甫就当上了第一师独立旅第1团上校团长。此时,张甫所在部队在四川与红军交战,经部队朋友介绍,张甫与吴海兰相识。
1933年冬,两人在四川广元拜堂成亲。—年后,女儿张清芳出世。
1936年,张甫枪杀了结婚三载的第二任妻子吴海兰。东窗事发后,张甫遭到了妇女界的一致讨伐,胡宗南出于怜才,他没有执行蒋介石派人押解张甫到南京受审的命令,而是要求张甫自解南京。张甫带着少量盘缠上路了,用完了盘缠后他就卖字糊口,一路走走停停,两个多月才来到南京。随后被判入狱15年,在南京“模范监狱”服刑。
周林手中的资料与后世的资料相同。
但周林知道眼下的中国人所不知道的事。那就是张甫的人生后续经历。
1937年8月,张甫带罪参战,参加了著名的“八一三”淞沪会战,任第74军第51师第153旅第305团上校团长。
1937年12月5日,张甫率305团投入南京保卫战在淳化镇附近构建新阵地,阻击日军掩护王耀武51师退入南京,双方展开肉搏战,张甫的左臂中弹负伤不下火线,在战役中张甫率部死守华严村以一团之力与日18师团血战一昼夜,伤势严重。因作战有功,张甫被提升为153旅副旅长兼305团团长。
1938年,徐州会战中,74军51师在三义集围攻土肥原师团,张甫率305团与纪鸿儒的302团合两团兵力进攻日军阵地,因作战有功擢升为51师153旅少将旅长。
1938年10月8日,武汉会战中,张甫率部苦战,将日军第106师团陷万家岭。
1941年3月15日,张甫代理58师师长,指挥58师参加上高会战,作为上高会战的首功部队74军的核心部队58师与余程万的57师一起与日军血战11日。被誉为抗日铁军。
此后,张甫曾率部进行了: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等大战役。
周林犹豫起来。
他很想将张甫留下来,但是,如果留下来,那么,张甫就不会去指挥战斗部队,就没有那些战绩。那些战役,如果没有张甫,会不会改变结果?
不留下,张甫的结局必死无疑。
想来想去,周林不想了。
他马上拿了介绍信,单独开车,去了南京监狱。
南京监狱监狱长不认识周林,本不想亲自接待,但是,身边的亲信劝他:“给张于长官打一个电话。”
监狱长连忙打电话给张于,询问周林。
张于吓唬对方:“处座安排周林执行特殊任务,他的要求,你必须不折不扣的去完成。”
监狱长擦了擦头上的汗:差一点给自已惹祸了!
很快,在一间密室中,周林见到了张甫。
这个人算的上一个俊男,他的身上,刚气十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