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潜龙山 (3 / 4)

+A -A

        庭院就像是一座城堡,不仅仅有一定的防御设施,还有足够的房间。

        西山这个人非常会伺候人,他总能够在第一时间明白董良的意思,像一只牧羊犬一般跑来跑去,好不快活。

        董良按照后世的劳改农场模式,将所有的俘虏被分成十三个中队。

        每个中队由三名华人管教加上六名琉球管教,还有十二名扶桑人助理小组长组成。

        他们都有自己的作业区,在自己的作业区工作。

        因为原来的种植园大小有限,张大让人从新开辟了七个作业区出来。

        董良带人向河流的上游勘察之后决定在上游五公里的位置建造一座水坝。

        这样下游就能够多出很多的河滩地。

        上游的开垦工作也将更加容易。

        水坝建成之后,上游将形成一个水库,可以让岛上的淡水供应更加的稳定。

        “张大,你看那座山,山坡平缓,要是将整面山坡都开垦出来,至少有上千亩地。岛上的平地不多,咱们就跟山坡要地。”董良在一群人的簇拥下沿着河流向上游走去。

        “元首,梯田咱也知道,老家那边就有。之前咱们缺人,没有人力开垦。现在人够了,派两个中队过去,有一个月时间差不多就能够开垦出来。不过元首,那里估计只能当旱田用。”

        “那就当旱田用,可以种植甘薯。”

        “元首,咱们种植的稻谷都已经足够食用,还种那么多甘薯干嘛?那东西可不好吃,吃多了胀气。”张大这些年做奴隶,基本上都是吃的甘薯,他对这种糟糕的主食深恶痛绝。

        这都不能叫主食,而应该叫猪食才对。

        “哈哈,张大,知道你不喜欢吃甘薯,其实这东西作用大着呢,到时候我会在水坝处建造一座水力磨坊。”

        “我们可以借助水力磨坊将甘薯磨成粉,做成粉条,到时候可以替代米粉。咱们还可以用甘薯来制糖、酿酒,也可以养猪。大家不能总是吃鱼肉吧。”

        董良已经开始怀念酸辣粉了。

        粉条是一种神奇的食物,很多淀粉含量高的植物果实、块根都能做成粉条。

        但是其中以红薯粉味道最佳。

        董良今日出来就是对岛屿做做一个全面的规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怒海覆清1852 第五十六章 潜龙山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