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角不时瞥向隔壁桌正在吃酒的两个汉子。
这两个汉子都长得孔武有力,一个是毛脸,一个是光头。手臂上布满了纹身,让人一看就敬而远之。
不过在他们手腕处最不起眼的地方,仔细看的话就能发现两把小刀的标记。
不一会儿,两个大汉吃好酒离开酒肆。
这个样貌平平的男子也跟着离开。
此人便是从福州港独自离开的陈得利。
陈得利以前做过伙计,积累了一些社会经验。他花钱通过通过牙人搞到了路引,一路南下摸到同安县。
根据打听到的消息,董良的家人,还有一些同安籍护卫队员的家人就被关押在同安县衙大牢。
毕竟郑明认识的人也就那么几个,其他人的信息,他无从知道。
好消息是他们暂时没有危险,因为同知孙瑜准备以这些人为筹码,逼迫董良回来自首。
两个大汉拐进了小巷子。
陈得利也跟着拐了进去。
突然间一把锋利的小刀从陈得利的背后环到了他的脖子上。
小刀镶嵌着木柄,刀身很短,但是泛着寒光。
陈得利似乎是早有预料。
他缓缓地将双手举了起来:“兄弟,自己人,不要误会。”
“哼哼……老子早就发现你小子鬼鬼祟祟跟着老子们,说吧是县衙的还是知府衙门的?朝廷的狗腿子鼻子什么时候这么灵了?”
“两位大哥,小弟真的不是朝廷的鹰犬。”陈得利解释道。
就在此时,那个毛脸大汉摸出了陈得利腰间的左轮手枪。
“这……这是什么?”
左轮手枪的造型奇怪,毛脸大汉一下子没有认出来。
“大哥,这是手枪,小弟从东海来,两位可听说过东海董爷。这枪是董爷带着大家伙从洋人那里夺来的。”
陈得利一路上听到很多人谈论董良。
他的事迹已经以惊人的速度在闽省传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