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立文庙祭轩辕 (3 / 4)

+A -A

        还有一部分人会在工坊区担任全职工人,这些人会居住在潜龙城或者是工坊区边上的宿舍。

        刘峰良写的别扭,他觉得董良起的这些名字有些土气。

        不过董良却说这样有利于他们将华族给记在心中。

        每个人出门念叨最多的就是自己大队的名字。

        董良这么起名就是让这些人反复告诫自己是华族的人。

        刘峰良很想看看一个简单的名字是否有这样的魔力。

        他抖动手腕,一个遒劲有力的“华”字出现在木牌之上。

        刘峰良写得一手好书法,就连向邦都佩服。

        两人这段时间在一起共事,互相切磋学问,倒是建立了不错的私人关系。

        董良此时正在办公室中对十几个读书人交代事情。

        这里有董良掳来的县城教谕,还有几个是向邦手下的书吏。

        向邦本人也在。

        “琉球方言晦涩难懂,又没有文字,没必要保留,我的意思是岛上今后就通行闽南语好了,正好闽南语也是琉球官方用语。因此让原本生活在岛上的人改说闽南话,并不是太难。但是初期的话,咱们还是要去教一下这些人。”

        董良今天找向邦过来就是讨论统一语言的问题。

        既然要将这些人混在一起生活,那么就势必要统一语言。

        人类作为一种群居社会性动物,联系群体之间关系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语言。

        其实,董良早在沙滩宣言的时候就已经让向邦注意让岛民学习闽南语。

        因为岛上本来就有一些会闽南语的岛民。

        之前迁来这里定居的华人基本上都是闽南沿海地区的百姓。

        他们一直保留着自己的语言。

        向邦只要让岛民向这些身边的华人学习就行。

        董良觉得现在的速度还有些慢,于是他将这些读书人召集起来,准备将他们派到各个生产大队去开扫盲班,让这些华族公民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加快语言的统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怒海覆清1852 第九十六章 立文庙祭轩辕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