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一章 陆家的新生意 (2 / 4)

+A -A

        经过“包恩号”的事情之后,现在洋人的运奴船上都加强了戒备,想要在船上动手已经很难。

        唯一的机会就是在猪仔馆动手。

        肖国群原本是水手组的人,学习过驾船,要是能够抢到洋船的话,他有把握指挥这些人将船开起来。

        ……

        福州港。

        经过紧张的装修之后,琉球馆终于开了起来。

        这是一个中式风格的会馆。

        会馆的主体是一个客栈,主要接待从琉球过来的客商。

        客栈内有专门的琉球商品展示区。

        董良现在能够拿出来的商品也只有香皂、香水、玻璃制品、珍珠、白糖、糖果、装饰性珊瑚等。

        这些东西在大清还是有一定销路的。

        现在这个阶段,琉球馆的主要作用还是采购物资,生铁、粮食、棉纱、布匹这些东西都是处在发展起步阶段的华族紧缺的东西。

        馆内常年有一位琉球官员驻守。当然了也就是挂着琉球官方的头衔,方便与当地的官府打交道。

        不过这些人倒真的是琉球人,他们都是从宫良的小吏中选拔出来的。

        董良还给他们做了针对性的培训。他们将是未来在各地开设的琉球馆馆长。

        因此他们不仅仅必须要学会怎么跟当地的官府打交道,还需要懂得怎么做生意。

        这段时间,陈得利一直呆在福州处理琉球馆的事情。

        因为厦门周围战火纷飞,福州聚集了大量的客商。

        陈得利能说会道,出手阔绰,很快就结交了一大批的商界精英。

        其琉球官方的名头,也让他加分不少,很多人都想要通过他搭上去琉球、扶桑的商陆。

        大家都知道扶桑盛产白银。

        这几年因为鸦片贸易,大清的白银大量流失,银价越加高启。

        生意也越来越难做。

        南方各地又经常爆发动乱,商路时常中断,商户手中的商品积压严重。

        偏偏在这个时候,满清朝廷开征厘税,各地私设的收税卡点不知凡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怒海覆清1852 第一三一章 陆家的新生意 (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