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五章 船洋 (1 / 4)

+A -A

        这次从同安回来的时候,董良将陆家的一个造纸作坊给搬了回来。

        江西和福建的造纸业比较发达,纸张是福建仅次于茶叶的出口商品。

        董良在水坝的边上给他们做了一个水力粉碎机。

        造纸的最重要的一个工序就是将粗纤维搅拌研磨成细纤维,然后才能去用于造纸。

        改进了这一道工序之后,西表岛上的造纸工坊

        效率大大提升。

        这也为董良建造印刷工坊创造了条件。

        董良现在最缺的就是人才,以至于他要成立一些职能部门都没有合适的人选。

        原本华工中识字的就那么几个人。

        琉球的文官除了向氏兄弟,其他人他又不能完全信任,难以委以重任。

        华族要想做到就要从满清挖人。

        但不是什么样的人都能挖的。

        董良准备将《告华族同胞书》刊印发行,让其在大清的各地流传。

        如果有人看了这套书又深以为然的话,那么他们会想办法到琉球来找自己的。

        在众多的技术中,印刷术的进步对社会进步的影响是最大的。

        因为他直接影响到了知识传播的效率。

        有人甚至称“印刷术”为世界文明之母。

        在欧洲,印刷术的出现直接开启了新教改革。

        活字印刷术出现在欧洲之前,教会把控了知识的传播,掌控了世俗的思想。

        有了印刷术之后,民间的各种书籍开始多了起来。

        那些新教知识分子能够将自己的思想刊印城书籍传播开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怒海覆清1852 第一三五章 船洋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