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九章 造船业 (2 / 3)

+A -A

        而同安的工匠,则主要建造快速火箭艇,这种类似于后世赛艇的战船吨位不大,同时开工了几十艘。

        他们未来将担任主要的近海防御任务以及近距离的信息快速传递。

        董良一直在设计一种火箭艇狼群战术,专门对付洋人的大船。

        这是董良能想到的唯一对付洋人的办法。

        现在华族的造船团队已经由三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同安船工,此时的大清造船看福建,福建造船看同安,同安梭船能够成为清军水师的主力,不是没有原因的。

        他们基本上可以代表中式帆船的最高水准。

        第二部分就是万次郎带领的鹿儿岛造船所团队。这些人同样算是当前扶桑造船技艺最高的一群人。

        萨摩藩是未来日本海军的摇篮,同时也是日本近代造船业的摇篮。

        还有第三部分就是那些洋人俘虏中拥有造船经验的人。

        这些人大部分也只是造船厂中的工人,转行做了水手。他们只能起到一些辅助的作用。

        俘虏劳改大队繁重的工作,以及超高的死亡率,让这些人一个个钻破脑尖想要为华族效力。

        董良在前几天就刚刚接见了一个叫作莱奥的美国军官,这人竟然还是西点军校的工兵科毕业。

        美国陆军在此时的西方列强中根本就排不上号,在英国人眼中他们都是一群民兵。

        不过董良以前浏览杂志的时候看到过,美国的工兵建设起步是最早、最专业的。

        这人在几个月的时间就通过了华语考核。

        当然了董良的要求不高,只要他们能够简单地用华语交流就好。

        不过这样已经很缺容易了。

        在西方人的眼中,华语无疑是最难学的语言。

        这说明了在学习中,压力就是动力,只要压力足够,学习的效率几乎可以无限放大。

        以前听说有人一年就学完小学课程,他还不信,但是现在看到这些洋人一个个几个月时间就能用华语交流……

        莱奥在军校系统学习过筑城、布雷、架桥、绘图、修械等专业,他甚至对电报有一定的了解。

        董良随便问上几句就能够确定他拥有真才实学。

        不过董良暂时没有准备成立工兵的打算,护卫军的规模太小,还不足以单列工兵出来。

        不过他还是从教导队挑选了一批人出来跟在莱奥的后面学习。

        又安排了两个劳改大队跟在后面,现在他们被安排在西表岛上修路架桥,完全被当成了工程兵在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怒海覆清1852 第一三九章 造船业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