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三章 主动投效 (2 / 3)

+A -A

        “淡水和鸡笼那边有消息传过来吗?”董良问道。

        “有的元首,鸡笼城现在情况基本稳定下来,守备大队的人数达到了三百多人,港口也恢复了运营,可以作为从西表岛向东番岛运送物资的中转站。目前鸡笼县的工作组正在做土改前的准备工作。”

        “淡水那边的情况要复杂一些,当地的大族较多。工作组觉得应该先等守备队的实力再提升一些,再提土改之事。他们目前主要在做的就是让当地恢复正常的生产秩序。”

        董良微微点头,他这样的蛙跳战术,有一个弊端,那就是军队没有办法完全解决掉占领区的隐患。

        守备队中大都是新兵,不能对他们有太高的期望。

        “转告各个动作组,现以稳定为主,让他们注意基层百姓的需求,只要最底层的百姓稳住了,一个地方就乱不起来。”

        “对于那些造谣蛊惑,试图通过煽动百姓来危害地方安全的地主士绅要密切关注,严厉打击,尽量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对于山中保持原始封闭生活状态的番人,暂时以拉拢为主,可以适当地给予恩惠,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

        赵烈文这个人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董良口述的命令,他不要做笔记,回头都可以毫无差错地拟写成公文。

        就在这时一名负责看守县衙大门的教导队员来报,台湾兵备道王资雨主动送上门来了。

        董良一脸的震惊,原本以为这个王资雨跑掉了。

        不过他为何自己回来了呢。

        很快王资雨就被带了上来。

        王资雨考虑再三,唯有投靠董良,自己还有一丝生路。

        他这个人不是正经的科举出身,也没有文官的那种迂腐之气。

        就连王懿德都说他小聪名太多,大道理不明,其实就是原则性不强。

        换作一般的满清地方大员,绝对不会主动跑来找乱匪投降的。

        “元首,王某有眼不识泰山,当初设计对付元首,还请元首治罪。”

        王资雨在路上的时候还在忐忑,因为他判断这些人就是山中碰到的华族护卫军,但是那完全是他的推测。

        也许他们恰好是服装相似呢。

        还有山上的那个年轻人,他真的是这些人的大头目吗?

        当他看到了董良的那一刻,他的那些猜想终于都得到了印证。

        “王先生,我说过我们还会见面的。”董良脸上带着浅浅的微笑,故作高深地说道。

        “起来吧,王先生,你知道我们华族不兴这些。不过王先生能够主动投诚,董某自然欢迎之至,不知道王先生的投名状呢?”

        董良这话问得颇为直接,让王资雨有些尴尬。

        他跟董良打过交道,知道这个年轻人就是这样的说话风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怒海覆清1852 第二二三章 主动投效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