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〇章 鸡笼保卫战(上) (1 / 4)

+A -A

        “张大人,您请。”厦门海防同知孙瑜一脸谄媚地躬身跟在兴泉永道张熙宁的身后。

        这次张熙宁以兴泉永道的身份担任东番招讨史,也有孙瑜的功劳。

        英国人最早接触的就是孙瑜。

        文翰和包令制定的计划中,美国人只是其中一环。

        他们只想让美国人做那个冤大头,可不希望他们坐收渔翁之利。这个世界上有资格做渔翁的只有他们大英帝国。

        而他们假借的第二个力就是清国地方官府。

        丢失了东番岛之后,清国的地方官府必然要想办法将其收回来。

        只是,渡海作战需要战船和运输船。而清国的战船之前就被他们联合舰队消灭掉一批,最近又接连受到了海盗的打击。

        因此他们现在没有什么海军战船可以动用。

        假如这个时候英国人向他们伸出橄榄枝,这些人一定会乖乖地上钩。

        果不其然,当厦门岛上的猪仔贩子徳迪找到孙瑜,表示愿意筹集一支船队帮助清军运送兵力前往东番岛征伐海盗的时候。

        孙瑜立马就心动了。

        孙瑜在这个海防同知的位置上已经做了很久。

        原本他以为这是一个油水非常丰厚的位置。

        但是这一年来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孙瑜渐渐发现这个位置有些烫手,他有好几次差点要栽倒在这个位置上。

        因此,他急需一个功劳来让自己挪挪窝。

        徳迪找到他之后,他立即就看出了其中的巨大机遇。

        于是他赶紧上报兴泉永道张熙宁,张熙宁的想法与孙瑜差不多,他盯上了庆瑞空出来的福建布政使位子。

        然后张熙宁就当起了英国人的说客。

        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这一点在满清的官场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对总督王懿德说是自己说动了厦门的洋人出动战船协助大清运送兵马前去讨伐海盗。

        理由是这些洋人也受到了海盗的袭扰,苦不堪言。

        出兵总是要总督同意。如何说服王懿德才是重中之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怒海覆清1852 第二六〇章 鸡笼保卫战(上)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