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七章 函馆 (3 / 5)

+A -A

        因此这些客观的日记特别容易引起别人的关注。

        看客们喜欢了解的永远不是表面上的那些东西。

        董良说要七月份才能去解救太平军,实际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作为北上大沽口主力的私掠舰队此时正在前往函馆。

        函馆是北海道,也就是虾夷岛最南端的一座港口城市,也是北海道唯一的对外口岸。

        华族租借函馆之后,在位于港湾东侧的函馆山上修建了琉球馆。

        说是琉球馆,实际上,这里更像是一个要塞。

        琉球馆的四周依托山势建造了围墙,在上下的两个角各建有一座炮楼。

        两边各摆放了四门火炮。

        火炮正好能够覆盖到港口区域。

        幕府对这里的控制力也不强,当初签订合约的时候将这里租给华族建立琉球馆。

        此后就没有管过这里。

        因为地处偏僻,当地的大名实力也非常弱小。

        岛上生活的百姓很多都是以部落形式存在,他们甚至都不承认幕府对自己的统治。

        华族在这里建立琉球馆主要从当地人那里换取优质的动物皮毛。

        同时将一些生活必需品贩卖给他们。

        不仅仅如此,琉球馆下的商队还会乘船到北边的库页岛,甚至是海峡对面的海东地区交易。

        跟这些部落土著做生意非常容易,而且利润率非常高。

        有时候一颗玻璃珠子就能够换取一张鹿皮。

        这些人非常容易满足,只要他们看中的东西,从来不会跟你还价。

        但是从去年开始,突然出现了一些驾驶两桅帆船的沙俄人出现在海峡中。

        他们会袭击琉球馆的商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怒海覆清1852 第五三七章 函馆 (3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