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重赏的背后,小丑是我自己?
翌日,上午!
定远候府。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羽林卫百户许言,品德优良,为人谦恭,做事勤恳认真,有明察秋毫之能,功莫大焉,特调于御前听令,授正六品御前司昭武校尉一职。
特赐玄武铠一副,金万两,血珊瑚十株,百年宝药十株,宝玉十对,绫罗绸缎百匹。钦此!”
有宫中天使前来,高声传诏,回荡四方,引得场中众人看向许言的目光惊讶、羡慕不已。
须知道,如今定远候府的嫡长孙许策,也不过是五军都护府的正七品典尉,是定远候府年青一代的领头羊。
如今,昔日的一个玩夸子弟,却突飞猛进,后来者居上,一跃成为御前司的正六品昭武校尉,圣眷昌隆。
这样的落差。
别说定远候府的年青一代子弟不能接受,便是许言的一众叔伯等,也全都神色复杂,或是羞愧,或是欣慰,或是轻蔑,或是嫉妒不服等。
没办法。
侯府子弟虽多,但是能成才,在朝堂上有所作为的并不多,除了老爷子身上有一个从一品的侯爵爵位,以及一个从一品的辅国大将军的散职。
二代子弟中,也只有许言的大伯,老爷子的嫡长子许晋官职最高,为三品参将,带兵镇守北地,真正的实权人物。
然后便是许言的父亲许敬,太子府少詹士,虽然同为正四品,却没有实权,仅是辅佐太子处理一些杂物。
余下的,像许言的二伯,四伯,六叔,七叔等,要么是没有进入朝堂,要么则是在军中或者朝堂上混了些散职,不高不下。
最好的就是四伯许劭,兵部郎中正五品。
再其下多是一些六品七品之类的散职,远远无法跟许言这个正六品的御前司昭武校尉相比。
换句话说,许言凭借一个功劳,直接就从一个谁都看不上眼的玩夸子弟,后来者居上,混到了定远候府的前五序列。
众人心里能好受了才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