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现在你们已经安全了,本官自当再走回大都,告诉忽必烈,大宋的丞相,不会临阵脱逃。大宋,也永远不缺跟敌人正面对抗的勇气,哪怕是为此付出生命。”
闻言杨规再次深深地看了文天祥一眼。
此人虽然被理学洗脑很深,但同样拥有宁折不弯的宝贵气节,就这一点来看,就比大送三百年来大片的软骨头文官乃至皇帝强的太多了,这大宋最后一根脊梁,挺的很直,没有人能让它弯一点下去。
“国朝养士三百年一十九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文丞相,杨某告辞。”
杨规转头就走,张三丰随后跟上,白振通看了看杨规,又看了看文天祥,重重一叹。
“唉,文丞相,保……保重吧!”
他本想说一句保重,但又想到文天祥此行根本就是为了求死,保重二字又不合适,一时竟无话可说。一揖到地,转头带着九个兄弟也离开了。
“杨规么……倒是颇有气度。”显然杨规剽窃几百年后自己本家杨慎的话让文天祥第一次重视起了这个游侠儿,看着杨规离开的方向喃喃道:“哼,可惜,是一江湖乱党。”
说罢便不再感慨,他迎着大都城的方向走了过去,背影中充满了坚毅。
“老白,就此别过。”
杨规跟白振通等十人拱手道别。白振通等人原拟是救了人之后直接向东,从天津出海,走水路去南方,让文天祥收拢残部,继续抗元。现在就算文天祥没走,他们仍然打算走水路,毕竟蒙古人不擅水战,他们实力不高,也好走脱。
但杨规和张三丰两人自恃神功无敌,显然不会从水路灰溜溜地逃走,他们打算直接大摇大摆地走陆路。
“杨少侠,张道长,后会有期!”白振通等十人也不磨叽,一拱手,转身就奔东边走了。
杨规正要向南去东海,被张三丰拦住,“老乌龟,好久不见,不去武当山一叙?”
“也成。”杨规点点头,今天差点让文天祥气完了,他这才第一次感受到,历史上那些青史留名的正义人物,也不会只是一张单纯的脸谱,只是一个简单的人设,而是一个拥有复杂感情的人。
他可以好,也可以坏,可以为了家国民族,慷慨就义,也可以为了心中理念,站在人民的对立面。
这都说不准的。
他倒要看看张三丰是不也是这种人。
如果是,那就再揍他一顿。
杨规跟着张三丰一路向西,但才走了一百来里,便看到天边有一线黑线如潮涌般席卷而来。
“老张,恐怕咱俩得死文天祥前面。”
杨规停下身法,一脸凝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