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洪武挥剑 (5 / 12)

+A -A

        次年,朱元璋连灭张士诚、方国珍等敌对势力,用三年时间,彻底肃清江南地区,宣布建国,国号为“明”,年号“洪武”,洪武大帝,正式登基坐殿。

        同时命令徐达、常遇春扫北。

        徐达、常遇春一路所向披靡,腐朽的元军根本不堪一击,唯有老对手王保保,才能给他们带来一点难度。

        但现在早已是攻守易位,大明朝占据全国大部分地区,坐拥富饶江南,要人有人,要粮有粮。元朝则是日薄西山,无根之木无水之萍,打一点就少一点。

        因此就算王保保再有能耐,也不可能凭空变出人口、地盘和物资,只能带着元朝且战且退,最终与宰相脱脱带着元朝皇帝逃亡塞外沙漠,元朝就此灭亡。

        时年刚刚三岁的朱元璋四儿子,叫嚷着将来要封地封在燕京,永镇大明国门。

        杨规看着三岁孩子在面前张牙舞爪,耀武扬威,把Judy抱起来,哈哈大笑。

        对嘛,这才是狗明嘛!它值得诟病的地方很多,但是就一个特性贯穿始终:硬!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宰相贪了杀宰相,皇帝被抓了就换皇帝,打不过了直接就吊死。投降?服软?绝不可能!不管东林党们的水有多凉,头有多痒,老朱家的骨头,三百年了依旧是硬的。

        不管别人怎么看,在杨规心中,这就是封建王朝中最好的一个。

        它能让平民百姓顶着《大诰》进京告御状,能诛杀贪官污吏满门几万人,贪官利益勾连错结,就把大半个朝堂连根拔起,能七下西洋远扬国威。蒙古人来了打蒙古人,小鬼子来了打小鬼子。

        《永乐大典》是它,“七下西洋”是它,“知行合一”是它,《本草纲目》是它,鸳鸯阵是它,弗朗机炮是它,一条鞭法是它,四九城是它。

        当然了,锦衣卫是它,东厂是它,堡宗瓦剌留学是它,十几人撵着几万大军进攻金陵是它,裁撤驿站是它,水太凉、头皮痒也是它。

        无论后世怎么评价,终于,这个处于世界重要拐点上的大明朝,在洪武大帝的治下推着历史的巨轮滚滚向前。

        杨规当天跟朱元璋请辞,朱元璋差点跪下挽留,但第二天,朱元璋还是只在杨规的房间中看见了空空如也。

        各大江湖门派也纷纷回归江湖。

        少了江湖人士的掣肘,这位洪武大帝在勤政的同时,也展现出了自己背信弃义、阴险狠辣的一面。

        他明明借助江湖门派的力量才能发展壮大,才能有了今天的大明朝,但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深知江湖中人的力量,会对他的统治产生威胁。

        他开始大肆处理江湖门派,强硬、怀柔,各不相同。第一个处理的就是他出身的明教,朝廷官府对其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残杀镇压,时日既久,后世首领无能,明教终于也渐渐灭亡在历史长河之中。

        又过了几年,朱元璋召龙虎山天师家族上山。

        龙虎山早年在朱元璋发迹时也是早早站队、多有帮助,故此当代张天师带着儿子自信满满地来到了金陵城中,准备接受封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我杨过之子,拐带张三丰穿越诸天 第66章 洪武挥剑 (5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