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大燕,光复! (3 / 4)

+A -A

        他用兵不说是如神,但说一句熟读要义是没问题。他知道这个状态下的十万大军,自己非但不能怪罪他们,反而还要安抚,否则的话,自己的人头恐怕就要出现在慕容复的桌上。

        但是就算他有心安抚,可失去了契丹本土的辽国军队,就像是无根浮萍,飘荡不定。

        没错,耶律洪基是尽起举国六十万大军,可本身中原这片土地上还有赵宋的军队呢,尽管皇帝禅让给慕容复,但军队还没接收,他们仍然在中原的土地上生存,给辽军带来了不少麻烦。

        还有各地的反贼、反王,大部分是投降了,但这臭贼不事生产,每天寻衅滋事,对耶律洪基来说反而是一种莫大的负担。十二路反王是一个没投降,干耶律洪基干的最凶的就是方腊和宋江,正面战场打不过,就打游击,劫掠补给。

        耶律洪基不可能把六十万大军放在一座城池之中,但散着放会被不停地骚扰和打击,聚集在一起,后勤补给又不够。最后勉强占住了京西南路、京西北路和淮南西路,按北宋来说三个省的地盘。

        从那么大的大辽变成只有三个省,耶律洪基的心理落差可想而知。

        他召来耶律重元,说道:“皇叔,有什么招儿就赶紧使吧,送家里孩子逃出去。朕估摸咱们大辽长不了啦!”

        耶律重元心中鄙薄,还用你说?我家子孙早就让我转移出去,这会儿估计都到波斯了!

        但他面上不露声色,反而一把攥住耶律洪基的手,双目含泪:“洪基,祖宗基业不可弃,要走一起走。就算地盘没了,可几十万契丹好儿郎,都是咱们带出来的,咱们就算不能带着他们回去,也得带他们活下去啊!”

        “皇叔,朕晓得,朕晓得……”耶律洪基感激涕零,我大辽还是忠臣多啊!

        然而众正盈朝的大辽终究是日薄西山,耶律洪基一问就是与大辽共存亡,耶律洪基视线一离开,他们就拼命转移自己的财产、子孙后代。

        原本的大辽被这么掏也经不住,历史上的辽国在二十多年后也被金灭亡。何况现在经过换家之后,只有三省之地的无根之萍,哪里经得住这群硕鼠加大功率的挖墙脚?

        最终在无比吃紧的情况下,耶律重元代表辽国贵族们向耶律洪基提议,与燕国进行大决战,毕其功于一役,赌下全部筹码的最后一搏。

        彼时辽国已经油尽灯枯,耶律洪基惨然一笑,点头同意。他与慕容复递交战书,约定双方会战于华北平原。

        会战当日,慕容复跃马来到阵前,却发现耶律洪基被一群辽国贵族捆的跟个粽子一样送出来。

        耶律重元滚鞍下马,纳头便拜。“陛下!慕容陛下!耶律洪基不识天时,妄图逆天而行,此篡逆之辈,已经被我等正义之士绑来,听候陛下发落!”

        慕容复:

        一场大战,居然以如此草率而结尾。

        至此,大燕终于成了东亚这一片地界最强大的势力,没有之一。

        慕容复登基称帝,焚表祭天,向全天下宣布,大燕,光复!在蔡京的带领下,诸多宋朝老臣换了个东家,继续为朝廷发光发热。平息民患,安抚百姓。

        只是这一次,就没有士大夫免死的规矩了。

        有几个重臣仗着大送习气,肆意鱼肉百姓,贪污受贿,被慕容复当众抄家灭族。砍头的前一刻,这老毕登还在骂街呢:“昏君!昏君!不敬圣人,有辱斯文,伱倒行逆施,必有报应!”

        慕容复一脚把他的狗头踩了个粉碎,冷笑道:“笑话,让你们这群腐儒控制朝堂,那朕的大燕才没几天活头呢。”

        大燕朝文武并重,重要的是文人不得干预武事,贯彻了杨规教给他的“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有燕卫的底子,大燕军队战斗力高到不可思议。

        在拥有绝强单兵战斗力、最精良的武器装备和最好的后勤支援情况下,曾经让大送头疼不已的各地反贼,纷纷被平息。哪怕是最强大十二路反王,连耶律洪基六十万大军也难以剿灭的势力,也被摧枯拉朽般消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我杨过之子,拐带张三丰穿越诸天 第116章 大燕,光复!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