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不要着急,一个一个来。”
周余棠面对媒体,丝毫没有摆什么架子。
算是半個自家人的新浪特派记者成功脱颖而出,兴奋的问道:“周导,恭喜您拿下金棕榈大奖,请问你当初创作《赤伶》这部电影的初衷是什么?”
台上坐着庆余年的一众主创。
但没有间断的闪光灯,却只为周余棠一个人而闪耀。
好看的人就那么不讲道理的好看。
手指交叉,端坐着微笑,美的如同一幅画。
此时的周余棠,在现场媒体们的眼中,大概身上带着一层极为璀璨耀眼的光环。
“大概七八年前吧,就有了这个想法。”
周余棠拿着话筒:“当时是先有《赤伶》这首歌,然后才慢慢写的剧本,芦苇老师他们都帮了很大的忙,对了,还要感谢陆钏.”
“感谢陆钏?”
这位新浪的记者明显愣了愣。
“因为《赤伶》跟他那部金陵,都是发生在同时代背景,当时看了他拍那部电影,我觉得自己想表达点什么,得站在天朝人的角度上,讲这个故事。”
“不过,当时手里头还有其他项目,最重要的是能力不足以驾驭这部戏,所以只能慢慢积累,等到今天才做这部电影”
周余棠的状态很松弛,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到场的各家媒体险些绷不住了。
这都要点名鞭尸太郎?
远在千里之外的陆钏打了个喷嚏。
“没有什么成功是一蹴而就的,只不过是您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厚积薄发。”
“过誉了,其实我拍电影,只是因为想做,并不是说为了冲奖而拍的。”
“正是因为您这种态度,所以才能拍出好电影,拿到金棕榈大奖。”
有一位穿着职业套裙的女记者,眼神带着崇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