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老赖分文不还等同诈骗!(500均定加 (2 / 3)

+A -A

        李晨推了推自己的眼镜:“要知道,诈骗的形式本身就是多样化的,也不能只按照直接形式的货币交易来定性问题。

        而在案例当中的李四,他是没钱么?并不是,他只是单纯的不想给。

        那么按照对方的思维逻辑和行为来看,不就是诈骗么,而他公司的行为也可以理解为非法集资性诈骗又或者定性为诈骗团伙。”

        说到这里,李晨露出自己的笑容:“当然了,具体的定罪,还是要根据报案人的办案单位是怎么理解的。”

        李晨看了一眼弹幕,发现有很多人再询问关于现实生活中借钱不还能不能当成诈骗的问题。

        “你们说的这种情况,是可以按照案件的构成要素来分析判断,在给大家举个例子:

        张三是李四是好朋友,有这么一天,李四突然以家中有事为理由,向张三借款二万元想要应急,并约定好具体的还款日期。

        而张三呢也是秉着好兄弟帮帮你的想法,十分大方的把自己的钱借给了他。

        然而到了双方约定好的还款时间,李四却以各种理由为借口,拒绝还款。

        我们先来分析李四的行为。”

        李晨开始在手机上打字:“李四和张三是现实中的朋友,借款时也写了借条,还款时并没有明确拒绝还款,只是说自己现在没钱,这种行为实际上是构不成诈骗的。

        而李四的行为发展到最后,最多也就变成老赖,审判院这边会限制他的高消费活动。

        这种惩罚手段,对李四有没有影响?”

        李晨看向直播间进行发问:

        “有个屁影响,欠我钱的那家伙,天天过得日子比我还要潇洒。”

        “好多人都是把财产转移到别的账户上,自己名下看起来啥都没有,私底下其实比谁都富。”

        李晨点了点头继续讲述:“没错,从问题的角度来看,审判院的这些惩罚措施并不足以帮助到张三,因为就真老赖而言,这行措施是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他们根本就不需要表面上的高消费,私底下呢也可以随随便便找个朋友或者是家属就能够享受到高消费,那么再这种情况下,审判院的惩罚又起到了作用?

        如果我们站在张三的位置来思考这件事,那李四这种借钱不还的行为不就是属于诈骗么?

        说好了一个星期还我,你他妈五年都没有还,这是对我赤裸裸的欺骗。”

        李晨笑呵呵的看向直播间:“大家说说,李四的的这种行为是不是欺骗了张三,能不能构成诈骗罪?”

        “卧槽,我悟了,现在就给那小子打电话,不还钱就给他送进去,钱就当老子喂狗了。”

        “主播,你确定能够构成诈骗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让你做律师,怎么全都是被告? 第72章 老赖分文不还等同诈骗!(500均定加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