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只顾着听月钱多少多少,对男女不限这一条选择性无视。
不过别看她表面上一副自信模样,但当同样为了应招木工的男人们望过来时,还是紧张得抓紧衣袖,呼吸急促,心底隐隐有点后悔。
不说多结实吧,一个遮风挡雨的茅草屋也得有。
秦瑶早已经想好要建个什么样的,图纸一摊开,刘木匠凑上前来看,是一个四面合围,中间露天的房子。
何氏看见芸娘,就觉得她肯定是为大厨这一职来的。
另招大厨一位,负责早午两顿饭,男女不限,每月三百文。
芸娘无奈道:“大嫂你放心,我没想跟你争做厨子,我是来应招木工的。”
霎时间,正在空地上翻晒谷子的村民们齐刷刷抬头看过来。
不过他有一处不解,指着图上那些某某车间小牌子问:“为何要叫车间?”
何氏大吃一惊,“你还会做木工?”
于是,前来应招的人中,只有两个女人。
石料那边工序简单得多,就两个,一个打磨盘,一个刻纹路,所以一间足以。
四个负责采石运石,四个负责打磨凿磨。
“对了,你之前说做流水线什么的,现在图上这个就是吧?专人专项,各司其职,上手也快,只需要学会其中之一即可。”
时间还早,天才刚蒙蒙亮,走快一点绝不会迟到。
各挂一个牌子,写上某某车间,区域分明。
后续视情况增减工人人数,暂定人数十八人。
刘木匠在口中重复好几遍流水线这三个字,越念越觉得这个用词非常准确。
打磨凿磨工一天十文,包早午两餐。
就是秦瑶那手艺,做出来的猪肝青菜汤味道总有哪里怪怪的,她自己喝了半碗,就不动了,专门去夹那盘小炒肉吃。
一个何氏,一个刘货郎家的芸娘。
秦瑶正好要去镇上买点肉回来,送了刘季一程,在镇外官道上把他放下,再走一个时辰就能抵达县城。
把牌子放跟前,大喊一声:“水磨厂招工啦!”
刘季颓丧的点点头,拎着自己的小包袱,一步步往前挪,困得眼皮子都睁不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