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对!”车夫猛点头,“正是你家刘相公托我来的!”
还有一次是马棚里的老黄叫了一声,以为有人经过被惊醒。
早上大郎还问呢,“阿姨,我爹不回来吗?”
但秦瑶到刘家村一打听,暂时没有人想卖地,便将买地这件事先放下了。
秦瑶家地少,粮食交了一百九十多斤,挑了两担就完事。
不过太差的地秦瑶不要,她要买就买好的,起码也要像现在租的这些良田一样,不管是自己种还是走投无路想出手,都更有价值。
原以为刘季会跟上次那样天黑前赶回来,没想到,这一晚都没等到人。
普通老百姓最忌讳去的两个地方,官府是其一,当铺就是其二,能不去还是不去的好。
秦瑶半夜醒了两次,一次是村头王婆婆家新养的小黄狗汪汪叫被惊醒。
一转眼,半月过去。
刘老汉家刨除自家人一年的吃食,余下粮食全部卖出去,能卖四十八两银。
今年余粮他们不敢全部卖掉,只卖了一半。
这么一算,秦瑶发现自己手里现在这一百两银子,才买得起十亩左右。
她打算来年开春前再问,一二月的时候,存粮吃完了,麦子还没长成,可能会有人想卖地。
车夫把车停在山脚下,自己走了上来,看见路口等候的秦瑶,一边走一边说:
不过那车上却没有刘季的踪影。
虽比不上秦瑶一出马就是十七套,但涓涓细流绵绵不断,十分稳定。
秦瑶也觉得有点古怪,吃完了早饭都还没见到人回来,便想把老黄从马棚牵出来,去一趟县城。
买得多还能谈个批发价呢!
打定了主意,手头那一百两银子秦瑶暂时不打算动,专心经营水磨厂。
水磨厂这边,工人们已经熟练掌握生产流程,流水线生产初见成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