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轮大日也是道象,却是当年在泰山旭日道崖观日出,感悟到了洞彻幽暗,以及开辟之意境。
此后他不断截取太阳星照入洪荒的第一缕日光进行参悟,这才形成了这大日道象。
此道象随外界大日而日升日落。
日出可照彻元神、肉身,遍览无遗,纤毫毕现;还可观大道、神通,洞彻破绽。
此外,这大日之光可令肉身生机勃发,源源不绝摄拿太阳精气补益。
而一旦日落,便会生机深藏不露。
可惜还缺了太阴之道相配。
而在这轮大日道象之下,还有一片云霞。
却也是于泰山所得,乃太阳之道与水行之道结合,水火调和,阴阳相济,化作了这一道象。
这两大道象,泰壹氏还不曾配以道术神通。
此时元神从玄黄一炁宫内走出,目光扫视着这些大道之象,然后又看向中丹田。
那里山川大地横陈,五杆已经略有些凝实的旗幡立于五方。
再看下丹田,先天纯元真炁之海汹涌澎湃,代表着庞大的肉身力量。
而在命泉之底,原本的先天精气海洋,则是被浓雾一般的玄黄一炁所充斥。
“上丹田映照的是九天,而中丹田映照的是洪荒大地,下丹田映照幽冥,恰好代表了三界。”
泰壹氏反复揣摩,暗暗思忖:“天皇时代,天皇开辟天神修行体系,以上丹田紫府为核心开辟洞天演化一界。”
“天皇是观九天而得吗?”
“还有地皇开辟地祇,修中丹田,演化福地,最后也是演化一界,对应洪荒大地。一个是以阴阳四象为核心,一个是以五行为核心。”
“那么下丹田是不是可以演化幽冥?但似乎没有人这么做,酆柏也只是映照出幽冥。”
泰壹氏目光幽幽,他感觉自己的直觉是对的。
他对下丹田的认知便是“性命之祖,生气之源,五脏六腑之本,经脉之根,阴阳之会,呼吸之门,水火交会之乡,藏精之府。”
此次在酆柏那里见识之后,对于“阴阳之会”便有了更深的认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