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飞遁一月之久,日夜兼程,方才来到了目的地。
天元圣山。
山脚处。
一处无名山谷之中,翠竹环绕,清泉潺潺,为这密谋之地增添了几分静谧与幽深。李水道轻声开口,眼中闪过一丝回忆:“想当年,我二人正是从天元山顶直接走下来的,如今不如故技重施,由下而上,直至炼妖炉前,趁其不备,夺炉而去。”
上官文斌闻言,手中轻轻转动着三枚古朴的铜钱,眉宇间透露出沉思,片刻后,卦象既明,他摇了摇头:“不可行!昔日我们自炉内脱困,众人措手不及,下行之路畅通无阻。但若反向上行,必会遭遇重重守卫,我们伪造的身份难以瞒天过海。倒不如借你那‘万剑归墟’之威,直接自天而降,直捣黄龙,大破天元派,硬抢镇妖炉。”
李水道眼帘微垂,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说过多次,以我目前的修为和神通手段难以抗衡天元派合体境的老祖。”
上官文斌眉头一挑,提出了另一个方案:“那便照我先前所言,先扫荡天元派在外的分支舵口,将他们的高手诱出。”
李水道淡然一笑,似是对上官文斌的计策不以为然:“高手愈是在这等紧要关头,愈会固守根本,坐镇山门,岂会轻易被我们调虎离山?”
上官文斌面露难色,追问:“那你有何高见?”
此时,李水道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笑意,手掌一翻,一块温润如玉的令牌出现在掌心。令牌之上,刻有三个古篆大字——“李继道”。
上官文斌好奇问道:“这是何物?”
李水道轻描淡写地回答:“天元派外门弟子令牌,七百年前之物。”
上官文斌惊讶不已:“你竟是天元派外门弟子?”
“不错。”李水道眼神深邃,“且是七百年前的外门弟子。我苦修七百年,修为达到化神之境,荣归故里,重归山门。”
上官文斌默默点头,认可了李水道的计划。
李水道继续说道:“我以化神之境,前往天元圣山顶层,可有阻碍?”
上官文斌沉吟片刻,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无碍。”
李水道目光如炬,眺望着云雾缭绕的天元圣山顶,沉声道:“只需混入峰顶,我们便细细探察,若那合体境的老祖仍在,我等则隐忍不发,静待时机。一旦有机可乘,即刻夺取镇妖炉,救出族人。”
上官文斌闻言,坚定地点了点头,眸中闪过一丝决绝:“此计甚妙,值得一试!”
李水道忽而转念:“上官贤弟,你何不卜上一卦,测测此行吉凶?”
上官文斌闻之,不禁苦笑,轻轻摇了摇头,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无奈与自嘲:“贤兄莫非忘了,你我修为悬殊,我的卜算之术在你那超凡脱俗的力量面前,犹如盲人摸象,卦象浑沌不明,难以捉摸。此番行动的吉凶祸福,恐怕还需依靠我们的智计与修为,方能逢凶化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