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昭元年的那些第一届科举的年轻官员,已经结束了六年的外任历练,被调回京都。
如今都在朝中担任重要官职。
反倒是一些坐在官位几十年的老臣,因这两年容清璋的好脾气而失了分寸。
时隔多年,京都再次掀起了腥风血雨。
一批贪官污吏被斩首。
官位最高的为二品,低的有六七品。
地牢关押着,高达近百人。
他们的子嗣,皆丧失了三代入仕的资格。
恰逢这日,应栗栗回到京都,看到了这一幕。
“臣参见皇后娘娘。”
监斩官看到应栗栗,赶忙上前见礼。
围观的百姓亦然。
应栗栗眉眼扫过即将被斩首的众人。
道:“可经刑部核查,是否有冤屈者?”
“回娘娘,在场死囚犯,经刑部、大理寺与都察院三司会审,绝无冤家错漏。”
“既如此……”应栗栗道:“莫要因我耽误此次行刑。”
她看向围观的百姓。
道:“日后若遇到此等贪官污吏甚至不作为者,我大昭百姓皆可来京都三司状告。若状告属实,我与陛下定不会坐视不理。可若是状告与事实不符,须得杖责二十,以儆效尤。”
“若日后尔等的子嗣入朝围观,须得记住一点,为百姓父母官,没有欺压百姓的道理。”
“他们是因天下百姓而存在的,若无你们,何来他们的官袍加身。”
“天底下没有这般道理。”
“且为官者,是赚不到银子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