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讨清檄文 (1 / 2)

+A -A

        杨烜称帝后不久,就对外发布了讨清檄文,公开讨伐满清。

        檄告天下文:

        “盖闻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中华自轩辕以来,肇开疆土,经历代圣哲贤豪之缔造,兹成文明古国。凡吾族今日所依止之河山,所背服之礼教,所享受之文物,何一非我先人心血颈血之所留遗?

        “故睹城邑宫室,则思古人开土殖民之惠;睹干戈戎马,则思古人保种敌忾之勤;睹典章法制,则思古人贻谋教诫之殷。骏誉华声,世世相承,如一家然。

        “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而制天下也。满清窃居中国,断我国运,折我国民。

        “迄止乾嘉,焚毁书籍,改窜典册,兴文作狱,罗织无辜,吸膏成贪胜极于东,弃武废备落后于西。于是洋夷西来,借毒启战,竟是东南千里有海无防,丧地靡费如此,国之大耻,民族之大耻。

        “满清丧权辱国如此,仍靡靡之乐,修园陵,治宫寝,赉嬖佞,赏民贼,何一非是吾民之膏血乎?饥民遍野,呼吁不灵,哀鸿嗷嗷,是夺其生产而置之死地也。

        “今日献一地,明日割一城,今日开租界,明日让海关。吾民或争持,则曰干预政权,曰格杀勿论。呜呼!谁无生命,谁无财产,而日托诸危疑之地,其谁堪之!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

        “昔者,赢秦暴虐不仁,陈吴斩木为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天下景从而亡秦。宋室不抑兼并,王李疾贫富不均而起。元氏失政不举,韩刘挑动黄河天下反。此正是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明季李张之兴亦然。

        “而此今际,正当死国也。故明救中华,必先灭清。去死僵之躯,立万新之体,强国富民。洪杨虽志在灭清,却托庇邪教,互相吞噬,反为生民之巨害,决非华夏之主也。

        “天运循环,亿兆之中,当降生圣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予本杨忠武侯之后,因天下大乱,为众所推,举义岭南,奄及南方,尽为我有。

        “本军政府用是首举义旗,万众一心,白麾所指,天裂山颓。民稍安,食稍足,兵稍精,财稍用。故岭南半壁,已先克复,九州中夏,指顾将成。

        “盖我中国之民,天必命我中国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是所深望于同胞父老兄弟,戮力共进,相与同仇,还我邦基,雪我国耻,永久建立立宪政体,与世界列强并峙于太平洋之上,而共享万国和平之福。

        “然则中国者,岂独汉人之中国?凡汉、满、蒙、藏、回各地方,同为我中华帝国之领土。凡汉、满、蒙、藏、回各民族,同为我中华帝国之国民。

        “予恭承天命,罔敢自安,方欲遣兵北逐胡虏,拯生民于涂炭,复中国之威仪,故先谕告:兵至,民人勿避。予号令严肃,无秋毫之犯,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帝国,以谋内政之统一,而冀民族之大同。

        “呜呼!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想我神明国人,不乏英杰挺生之士,曷勿执竿起义,共建鸿勋,期于直抵黄龙,叙勋痛饮,则我中华万万世世之荣光矣。布告海内,咸使闻知。”

        (这篇檄文由读友“风花雪月不及你”提供,原本是辛亥革命时革命军讨伐满清的檄文。“风花雪月不及你”作了修改,我又进行了修改,再次对“风花雪月不及你”表示感谢。)

        这篇檄文通俗易懂,词严而义正,理直而气昌。最可贵的是,檄文中提出了民族革命的创见,表现了民族国家的观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1850再造中华 第426章 讨清檄文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