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5 / 6)

+A -A

        “少来这套。”

        中午吃了饺子,下午师徒三人采药,晚上看星星,看月亮……

        李青怕朱棣有个闪失,不敢多待,次日向师父、师弟辞行。

        ……

        京师。

        李青家都没回,先去东宫找了小胖。

        “什么时候回来的?”小胖见他回来很是开心。

        “刚回来,家都没回呢。”李青解释一句,问:“皇上龙体可还好?”

        “不太好。”小胖脸上的喜色消退大半,“自那晚之后,父皇整个人都放松了,这对他来说是好事,却也……不全是好事。”

        李青惊讶:“怎么说?”

        “这人啊,得有个念想儿,父皇现在就是没念想了。”小胖苦笑道,“建文把他的心结解了,紧绷了二十多年的神经,这么一放松,唉……”

        “他在乾清宫吗?”

        “嗯,他这些天一直都在乾清宫待着,没事儿还喝喝小酒儿。”小胖无奈,“我说他不管喝,他非要喝,结果……还是你劝吧,你说话比我好使。”

        “嗯,我去看看。”李青转身走了两步,又折返回来,“对了,三宝从旧港回来了吗?”

        小胖道:“已经出海了,十天前回来的,前天刚走。”

        “这么说来交趾平定了?”李青面露惊喜,“江南走私也压制住了?”

        “交趾本来就没闹出多大事儿,张辅没用多大功夫,黎利就老实了。”小胖点头,“不过,走私并未完全杜绝,海上贸易的利润太大了,大到许多人甘愿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去做。”

        马克思曾说过: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

        海上贸易的利润何止百分之三百,海禁屡禁不止,也在情理之中……李青说:“民间走私并不全是坏事,当务之急,是尽快把南民北迁落实好,届时便可放心开海了。”

        三宝这是第七次下西洋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改变了历史,若尽早开放海洋贸易,那朱棣的下西洋国策,便能一直贯彻下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第160章 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5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