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见深驳回,升任其做内阁首辅。
被吊了这么多年,商辂总算是坐上了梦寐以求的首辅之位,然,他真的老了。
首辅仅做了一个月,商辂再次请辞。
朱见深依旧驳回,同时,召刘健入阁,让商辂好好带,为了大明,再干两年。
商辂深感无奈,他请辞并非客套,而是真心力有不逮,奈何,皇帝不让走,他也只能咬着牙干。
朱见深是明白人,万安是铁杆马仔,可做实事……万安真不行,还得让有才干的人来。
刘健是李青推举过的人,他相信李青的眼光,且刘健资历也够。
八月,
商辂再次请辞。
乾清宫。
商辂乞怜道:“皇上,老臣已是古稀之年,实不能为君分忧了,还望皇上恩准臣落叶归根。”
这么大人了,确实干不动了……朱见深也不好再驳回,点头道:“卿之功劳,朕看在眼里,来人,赏……”
再惊才绝艳的人,也逃脱不掉时间的腐蚀,连中三元的商辂,就此退下政治舞台……
不过,江山代有才人出,走了一个商辂,并不会影响到大明江山社稷。
新人刘健,很快就展现了他卓越的政治才能,很受朱见深器重,且还特赐他,每月逢十可去东宫帮助太子理政。
如此一来,刘健一跃成为了庙堂的风云人物。
就连六部九卿,也是以礼相待。
相比之下,太子讲师李东阳,翰林院编修谢迁,就显得默默无闻了。
十月。
朱见深拨款百余万两,让在福..建抗倭的水师总兵官李宏,招募兵士,铸造舰船,把福..建划归水师第二要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