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费解 (3 / 4)

+A -A

        无论是从血缘关系出发,还是大明皇帝传承的立场出发,堂兄都不会那般,最多也就是有让自己给孝宗继嗣的心理。

        朱厚熜对素未谋面的堂兄没有丁点恶感。

        之所以一直没着手武宗实录的编撰事宜,是因为他自打进京之后,糟心事就没断过,且群臣没一个人催他。

        显然,这群人很不受待见正德皇帝。

        朱厚熜虽也觉堂兄喜爱玩乐,治国理念太过刚猛霸道,甚至是胡来,可现在他做了皇帝,再看堂兄……

        除了肯定其施政的正确性之外,还有的就是敬佩了。

        将心比心,换作是他,哪怕亲老子是皇帝,以皇太子身份继承大统,也未必敢那般行事。

        名面上,皇帝是九五至尊,四海共主,可实际上,皇帝并不能我行我素。

        朱厚熜做了皇帝之后,更是深有感触……

        都嘉靖二年了,若再迟迟不提武宗实录的编撰事宜,难免让人以为我这个皇帝过于凉薄……朱厚熜吁了口气,道:

        “黄锦,你走一趟,唤杨廷和来。”

        若说谁最了解正德皇帝,非杨廷和莫属!

        他是正德皇帝一手送上权力巅峰的,且还是正德皇帝的老师,甚至是看着正德皇帝长大的,编撰武宗实录,他来主持再合适不过。

        “是,奴婢这就去。”黄锦有些不适应皇帝的思维跳跃,却也懂事的不问细节。

        一个太监,最好别掺和政治,且他又不是司礼监一二把手。

        黄锦行了个礼,转身去了……

        朱厚熜伸了个懒腰,再次拿起正统朝的《大明轶闻录》,翻了两页却又放下,轻叹道: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啊,正统一朝写的也不赖,可总归不如之前的……”

        顿了下,自语道:“说起这永青侯,还真是传奇,不仅洪武时期的永青侯如此,正统时期的永青侯也同样不白给……难道说……”

        朱厚熜苦笑道:“叫李青的人都是天才?”

        话一出口,他又觉如此说过于偏颇了,李青这个名字并不稀有,说大众化也不为过,只是……

        按道理说,第一个永青侯虽绝了嗣,皇帝也不应该再封一个同样的,这是不成文的俗成……

        难道‘半路出家’的中宗皇帝不知道第一个永青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第47章 费解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