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6章 记者来了 (1 / 2)

+A -A

        老梁头三个人的速度都很快,第二天就把记者请了过来。

        好在,张衍早上来的时候,就把大黄鱼和青蟹交给了温有良。

        张衍正在给学徒讲课的时候,老梁头安排人来告诉他,说是记者到了。

        宣传是大事,张衍给学徒布置了一些作业,让他们自习。

        “欢迎,欢迎三位记者同志!”张衍走进会客室,打眼一扫,会客室里除了老梁头三人,还有另外两男一女三个陌生人。

        “这是我们院长,张院长!”纪凯文连忙介绍道。

        听了纪凯文的介绍,三个记者都有些诧异,他们没想到红星医院的院长居然这么年轻。

        “这位是青年报的叶记者,这是我北京日报的周记者,这位是北京青年报的韩记者。”纪凯文又给张衍介绍三位记者。

        “叶记者,周记者,韩记者,幸会幸会!”张衍双手抱拳道。

        叶记者是其中一位女性,二十七八岁的样子,穿着一身呢料的浅灰色风衣,里面是黑色的毛衣,尽显优雅知性。

        周记者是那个中年男性,韩记者则是一位二十四五岁的青年,两个人都是一身中山装,胸口插着一支钢笔,一看就是文化人。

        “张院长太客气了,是我们幸会才是!”周记者代表三人和张衍寒暄。

        另外两位也是客气的和张衍点了点头。

        一番客气寒暄之后,大家坐到沙发上。

        “相信三位记者也都知道了,我们医院的救护车是咱们北京市第一辆救护车。

        这次请三位记者过来,主要是想借着救护车的事情,宣传一下我们红星医院。

        让老百姓更了解我们的医院,这样老百姓在就医的时候,能够有一个更好的选择。”

        “之前梁书记(纪院长/时院长),和我们说过了,北京城第一辆救护车,确实很有必要宣传一下。

        张院长能不能给我们讲一讲救护车的事情,毕竟救护车对老百姓来说还是一件新鲜事物,相信大家都很对救护车感兴趣。”

        “救护车这个概念,最早起源于1487年的格拉纳达战役。

        也是这一年,诞生了世界第一辆救护车,西班牙制造一辆靠人力推拉的木制板车。

        就是这辆推拉的木制救护车,在战场上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让很多原本无法救治的伤员,得到了及时的救治。

        自此,救护车引起了西方国家的广泛关注。

        此后,这种木制人力推拉式救护车一直被使用到十八世纪。

        1830年,拿破仑要求把急救的药品和救护用品放到马车上,直接在马车上对伤员进行救治,于是从此有了马拉式的救护车。

        1886年卡尔·本茨成功发明汽车之后的不长时间里,法国就又在汽车的基础上,发明了汽车救护车,这也是真正意义上的救护车。

        随后被西方国家争相模仿,随着一战二战的爆发,救护车的研发也越来越完善。

        到了本世纪的三十年代,也就是二战时期,救护车已经非常的完善,装配了听诊器、牵引夹板、氧气袋、无线电等先进的设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厂医,从娶女神开始崛起 第 366章 记者来了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