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还有最重要的调解纠纷,避免一些大行商们组织人手,在城外械斗。
白日处理的大部分都是这样。
晚上也多有应酬,少有回府。
护卫记得自己最后一次见自家孩子,还是六日前去留香酒楼吃饭的时候,正好路过城里的书院,就趁着还未喝酒前清醒,便顺路去看了看。
他的孩子是在半年前从县里接来的,如今正在城里最好的书院读书。
院里的教书先生,都是曾经科举中进过最后殿试的大才子。
且也在护卫回忆这一年来的富贵变化时。
一名书生打扮的账房先生走了进来。
这书生,是经常为护卫孩子带书的人。
去年护卫为宁郃买游记时,带的就是这位靠为别人写信为生的书生。
而如今,自从护卫把这行商领队的位置坐稳后,就把这穷书生招了过来,给他了一份差事,负责统计行商的报价。
确保不会有人恶意哄抬或打低价格。
此刻。
护卫望着进来的书生,一边接过他里递来的细账,一边不经意间就用上了平日来吩咐的语气道:“前几日回府时,我听管家说,书院里新来了一位先生,好像是旬城人士,也是最后进过殿试的大先生。”
他说着,打开桌子下的大抽屉。
里面都是城里各位行商送来的礼品。
他扒拉了几下,选出了一件看似不那么俗气的青色玉砚台,向着书生问道:“若是给那位先生送礼,你瞧这物件如何?”
“玉台?”书生小心的接过,仔细的打量了一下,才望向了曾经的好友,如今的主家。
此刻,这位好友身上的掌柜气质是越来越重。
兴许是又得刘大人器重,手中的权利也是越来越大,让城里不少大掌柜都对护卫巴结。
不由得让书生不敢像以往那么随意,而是小心翼翼道:“掌柜,嗯..我听说新来的先生姓郑,郑先生爱收藏字画,所以这玉台是不是?”
“字画?”护卫思索几息,想到家里也没什么好字画以后,就从另一边抽屉里拿出了官家的二百两银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