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不好听的,这论灵气浓厚,论万般术法,论山川景色,下界哪里能比得上他们五洲?
于是这位恒宗弟子停下了脚步,先是让另一位道友去寻找容法之主,看看这事怎么处理。
等他离开。
恒宗弟子就向衡大侠劝道:“不是我说啊,这位道兄,那里论什么都比不得我等五洲,你为何要行此事?
况且咱们五洲这么广,你在咱们五洲转完了吗?就这么急冲冲的跑去下界?”
“只转了中州和东州。”衡大侠如实道:“其余州域还未去往,无边之海也未去往。”
“都未去啊?”弟子更好奇道:“那去下界干什么?下界有什么好看的?山有咱们高吗?海有咱们广吗?”
“这你不知了。”衡大侠笑道:“我不是看风景,是收集武学。”
衡大侠说到这里,又看向了中州的方向,“咱们五洲的武学,我已经去中州苍武阁观了十年,也略有心得。
但下界的武学我还未见过,不知比起咱们中州的如何。”
“原来是气血筑基的道友!”弟子听到这话,是一改刚才的好奇与疑惑,反而是肃然起敬道:
“还望道兄莫怪,我本以为道兄是去下界游玩,耽误自身修行,所以才试着出言劝解,却没想到道友是咱们人族气血筑基的开道前辈。”
他说着,更是一叹,“咱们人族还真未有气血金丹的大修士。”
“这称不上开道和前辈。”衡大侠摇摇头,“法主讲过,殊途同归,无论修得什么,最终皆为道。
我只是在千万路途中,另寻了一条小径而已,远远称不上开道。”
“万法皆为小径,开道便是开道。”弟子听到衡大侠论起道来,亦是表情郑重道:“法主在五洲录中亦讲过,小径亦为道,道不分高低,只在行道之人的心性高远。”
“法主在山下学堂也有言,法无论高低。”衡大侠一笑,抱拳道:“天下大同,皆为我道。心性是修行感悟,并未有高低之分,只有向道之心。”
“是极是极!”弟子也是一笑,又向着衡大侠还礼。
因为这一辩论,两人倒是瞬间拉近了关系。
从相互对同为修行者的客气敬重,变为了好友关系。
虽然他们二人法不同,但道相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