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还真要像你我一样修上数百年,才堪堪金丹?”
年轻修士说到这里,不待中年言说,就举例道:“就像是四十年前,下界来的第一批奇才中,就有不少未接触过修行的。
要是按照我五洲而言,寻常人接触修行时,应该先感悟气感,凝得练气。
待得圆满之后。
若是悟不到筑基之意,便可入尘修行,感悟出尘之意。
到时,若是心有所感,方可筑基。
而若是这样,再若是悟性不高,你算算要多久?而你我又修炼了多久?
莫说还有金丹。
金丹的生死之谜,困住了多少道友?
尤其是曾经的术法筑基,为难上之难,又困死了多少灵根上佳的道友?”
“这”中年皱眉,“我灵根只有三成,悟性也只有三成,按老修法是整整一百八十年才筑基,四百年结丹。
就算是按灵气浓郁的此刻,可以弥补一些灵根资质。
我至少也需要一百年才可筑基,二百年结丹。”
“你看,你已经算快的。”年轻修士又摇摇头道:“那要是悟性不高,灵根却好的人。
能很快练气圆满,但不能悟得筑基,岂不是浪费了自身天赋?
不如先行用此刻天地内浓郁的灵气破关,之后再修补回来即可。
尤其是术法筑基,行此道为最佳。”
“哪里有这样修行的?”中年却完全不赞同,“这完全和老修法背道而驰,颇有些邪修只修境界,不修心的意思在里面,这般很容易遁入魔道。
况且境界高了以后,无拘无束的习惯迅速突破之后,怎么还能再稳住道心?”
“哪里不修心?”年轻修士否认,“只要一心向善,哪怕是不修心,也是无碍。毕竟不是每位道友都有悟性与耐心,可以修老一辈法修的‘炼精化气’之道。
还不如放手一搏,趁着自己的灵根绝佳,先突破境界,寻些寿命与法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