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文吏眼睛似睁似闭,像是微遮双目养神,又像是思索着什么事情。
这使得一些大臣都需要巴结的这两位大公公,在虚引的路途中都不敢喘一声大气,更不敢多说一句。
哪怕是他们心里有很多话,甚至都想好了如何去巴结良丞相,但一时却也说不出来。
因为他们走着走着,不时看看良丞相,当发现丞相一直都是这般‘思索事情’的样子后,是真怕自己不小心打断了良丞相的思路,打乱了什么要事,那后果谁也不知情了。
尤其也在此时。
两位公公中的高个李公公,更是头脑清明,深知皇宫之中处处都是‘危机。’
就像是这次。
在李公公想来,万一打扰了丞相的思绪,那最好的也就是丞相不做责罚,不怪罪他和另一侧的张公公。
但恰恰就是他们此刻不是一个人护送,而是两个人。
所以,就算是丞相不责罚。
但在李公公又一想来,这位和自己平日来有些不对付的张公公,万一在陛下那里,忽然无心的来一句‘李公公今日扰了丞相思事。’
那圣上能不责罚自己吗?
圣上就算不说,那这张公公又跑到哪位大臣,或者其他年娘、皇子、太子那里,说上这么一句,这总会有人管的。
毕竟像是他们这样的‘圣上身边近臣’,身多人也是想安插人手进来,更是想方设法的想挪出位置。
当然,这也不容易,圣上亦会仔细查明。
但李公公也知道,总有人觉得自己很聪明,然后将他的聪明挪用到自己的身上。
这无论结果如何,说来说去,过程中都是自己这些‘小人物、小太监’在这些‘大人物、皇子、娘娘’的聪明中吃苦。
哪怕是他李公公身为后天圆满的高手,亦是如此,没有一丝反抗的余地,只能束手就擒的磕头求饶。
甚至别说他后天,就算是先天一流高手,要是胆敢得罪哪位大臣,或者惹怒哪位皇子,那也只有含恨身死的下场。
当然,这不是说皇宫中的高手颇多,而是大内中有一种名为‘破灵’的轻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