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和寻常心性不一样的是,当修成道境的心性后,只要自己毫无遮掩之中,这种心性已经可以影响到自身的气质,让自身无意间就会散发出来一种说不上来的玄妙之感。
这种玄妙的心性与感觉,也能称之为‘向道之心。’
当然,未入道境的法修,也是可以化神,亦可以洞虚,甚至堪堪修炼到大乘境界。
但若是一开始就修得道境,那洞虚便是水到渠成,大乘也可期。
这些,都在五洲录中记载。
也即为法修在化神后的一种修炼之法,修心之法,以及法修洞虚圆满之后的必修之法。
尤其自身若是修成道心之后,这在飞升之地评选界主的时候,也是一个很大的加分项。
这件事,身为界主弟子的何师兄自然也知道。
但他却不知道一点。
那就是在天地初开之前的老五洲之中,那时元婴为首的时期,灵气稀薄的时代中,却不是化神与洞虚才修道境。
而是能得金丹者,必有求道之心!
只不过那时的修士们,都没有发觉,而是觉得修道修心很正常,所以就当成了常事。
就像是正常人活着就会自主呼吸一样。
这种事,还需要去有意识,且特意的去控制吗?
可恰恰就是修心成为常态。
使得宁郃那日的容法开悟一言,就轻易的将一众四百余位元婴与金丹道友,尽皆点成容法之主。
说到底,还是他们的境界不像是今日,在无法迅速的提升中,无疑间已经修成了道心。
道心再升为容法之心,自然也是水到渠成。
只是听起来四百位有点多,感觉这道心也很容易生。
但五洲为无穷天地中的峰顶,五洲之中又有万万兆的生灵。
再经过那三千年的大浪淘沙,相当于常人四五十次的漫长一生后,最后也只有这么四百余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