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大秦新的政治体系 (2 / 3)

+A -A

        其中任何一方有异议,该决议都无法执行,必须递交帝皇进行最终裁决。

        可以说,三省的存在,将原本模糊的左右丞相职能,更加精细化地进行了分割。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效率,减轻帝皇压力,而且更有利于帝皇集权掌控,让始皇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更到位。

        嬴羽可以完全确信,此决议一提出来,肯定是会得到政哥的支持。

        至于冯去疾吗,他是一个聪明人,应该也不会反对。

        其他官员,同样也不会反对,毕竟这多出来的两个官位,对他们也有利。

        搞定了丞相,剩下的就是御史大夫和太尉的改革了。

        秦朝官制之中的御史大夫,独立于丞相之外,负责监察百官,直接向皇帝负责。

        后世的三省六部制,吏部虽然也有类似以的职能,但却直接属于尚书省统辖。

        正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低了尚书令等三省主官一头的吏部,其监察程度,就要打一个大问号了。

        因此嬴羽决定将御史大夫的设置延续下去,并且进一步强化,除了朝堂之外,在各郡县也都成立监察部,进一步完善监察职能。

        至于太尉,实际上是一个最尴尬的位置。

        毕竟军权向来是最容易被帝皇忌惮的。

        王翦之所以三天两头称病不上朝,最大的缘故,就是为了避嫌。

        不过若是学习后世,将太尉改为虚职,实际领军由兵部执行,就会形成武官低于文官,被文官打压的局面,这对于大秦十分不利。

        思来想去,嬴羽决定将太尉改组为枢密院。

        其功能,类似于后世的总参谋部,负责协助帝皇指挥军队作战,军队编制规划建设、后勤动员等。

        但是最重要的钱粮,必须经由三省审批之后,由帝皇进行决议。

        只要收住了钱袋子,光有兵,而无钱粮,再加上军队之中爱秦主义的教育,枢密院就构不成威胁。

        如此一来,既保留了武将的地位,也防止了武将权柄过高,更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三公之外的九卿,分别是卫尉、郎中令、太仆、廷尉、典客、奉常、宗正、少府、治栗内史。

        另外还有一个经过嬴羽提议,与九卿地位一样的将作少府。

        如今既然要改革,将作少府完全可以直接改成为更符合其定位的工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大秦:开局签到十倍吕布战力 第331章 大秦新的政治体系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