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伐吴?伐魏? (2 / 3)

+A -A

        张飞愁肠百结,前面勒铭夸功他有很多想法,自从直百钱三个字出现后。

        光幕的字儿还是那些字儿,话还是那些话,放到一起便完全不懂了。

        关羽面色依然威严,但双眼茫然更多。

        刘备求助的目光再次投向了糜竺。

        这倒是简单,糜竺组织了一下语言道:

        “蜀锦最为名贵,如今一匹上好蜀锦作价二十万钱。”

        “如此锦缎一匹,十名绣娘三月可得,堪称寸锦寸金。”

        黄月英也道:“如今虎渡河纸坊,一月所得仅能购一匹蜀锦,然纸坊如今有纸匠四十余人,舂木工六十余人。”

        那便是一百人!众人此刻虽然不懂剪刀差何意,但看着纸坊一百人和蜀锦十人,都隐隐约约明白了其中意思。

        “益州真乃天府之国也。”刘备惊叹。

        【总之,此时的蜀汉治安良好经济稳定,加冕为帝的刘备大手一挥:

        他要为自己的二弟复仇,要为让孙吴的背盟付出代价,兵发江东!

        历史上对于夷陵之战评价也颇多,但大多数都相对偏颇。

        比如若论三国时期“以少胜多”的战役,官渡赤壁之后便是夷陵。

        比如此战最著名的一个“连营七百里”的评价来自于完全没参战的曹丕。

        但截止到夷陵之战的时间点,曹丕从未有过领军经历,此评价有轻佻之嫌。】

        又回到夷陵之战了。

        不过也早就已经习惯光幕如此做派。

        关羽瞧了眼大哥:“兄长,怒而兴兵乃大忌。”

        刘备则是沉默了下道:“云长先去,翼德后丧,如何能不怒?”

        兄弟三人彼此对视一眼,是啊,几十年金兰,又如何能不怒?

        “按光幕此意,至少大哥输的也没那么惨。”

        张飞笨拙安慰自己的大哥,又引来一记眼刀。

        一战葬送季汉三兴的希望,如何不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95章 伐吴?伐魏?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