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卧龙张议潮 (2 / 3)

+A -A

        此时李世民恨不得钻到光幕里去揪着那丈育的领子问问:

        大唐的命运,究竟如何?

        “大家勿躁。”长孙无忌安慰道:

        “慢慢看便是,虽为晚唐之景,但从中或许也能一窥大唐之弊病。”

        李世民只能冷哼一声,虽然只看开头暂且不明就里。

        但作为千古一帝的直觉,李世民总觉得多半是不知道哪一辈儿的“孝子贤孙”又在作妖了。

        【降雨线北移为吐蕃改善了气候,二凤遣公主和亲解决了吐蕃的生产技术资料难题。

        强盛起来的吐蕃毫不客气,趁安史之乱侵占了河西走廊,一跃成为河西最大的奴隶主。

        吐蕃统治这片土地采用了分化的办法,笼大族,奴百姓。

        对当时在河西的唐朝百姓来说,刺面刺臂充为奴隶已经是最好的结局。

        老弱病残等唐民,要么直接被杀之,要么就断手砍脚凿目,嬉戏之后丢弃路旁。

        张议潮是幸运的,他出生在被吐蕃人笼络的大族中。

        但他又是不幸的,身为唐人的他从小是听着盛唐的传说长大的。

        身为唐人的自尊让他难以忍受这片曾经繁荣强盛的土地遭受这样的蹂躏。

        后来张淮深在给叔叔张议潮作碑时,如此回忆叔叔的少时:

        盘桓卧龙,候时而起!】

        公安县众人议论纷纷:

        “吐蕃又是哪儿?”

        最终所有人的目光盯上了简雍。

        虽然未必是最聪明的,但绝对是最见多识广的。

        简雍也犯了难,努力琢磨了一下道:“莫非是羌人?”

        “宪和先生别开玩笑。”张飞不能认可:

        “羌乃杂胡,弱不禁风,如何能成那唐朝之敌?”

        孔明觉得很有可能:“与唐为敌,定是胡人,而既是河西之地,即非羌胡,也或与羌胡同出一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37章 卧龙张议潮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