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李唐家事 (1 / 3)

+A -A

        但正如王忠嗣之前判断,石堡城此时易守难攻,董延光逾期未能攻克,上疏反诬王忠嗣延缓出兵,意欲养寇自重。

        单这个当然不够扳倒王忠嗣,所以李林甫早有准备。

        事件三:太子谗案。

        737年在“一日杀三子”这个成就中顺便干掉了太子之后,立谁为新太子让玄宗犹豫了一段时间。

        当时的人选分别是寿王李琩和忠王李玙,但是鉴于杨玉环曾是寿王妃,李隆基看着多少有点尴尬。

        于是乎,所有人都不喜欢的李玙最终被立为太子,改名李亨,也可以说是史上最窝囊的太子。

        玄宗不喜欢他,李林甫和高力士可以肆意攻击他。

        就连安禄山这个胡将都可以踩他一脚来讨玄宗欢心。

        顺便说一句,这也是安禄山造反原因之一,惧怕李亨上位之后被清算。

        这样的太子,玄宗本人自然也是严防死守的。

        744年,太子李亨涉嫌私会边将,玄宗大怒,相关边将尽诛。

        747年,在董延光以石堡城谗案诬王忠嗣时,李林甫敏锐的察觉到,时机来了!

        在他的指使下,济阳别驾魏林跳出来,声称他在担任朔州刺史时,上司河东节度使王忠嗣亲口说:

        早年在宫中与忠王一起生活,愿尊奉太子。

        最终,玄宗大怒,召王忠嗣入朝,命三司重刑审讯,王忠嗣差点被拷打致死。

        接任王忠嗣陇右节度使之职的哥舒翰上书力保,最终王忠嗣才保住一命,贬汉阳太守,两年后暴死,时年四十五岁。

        王忠嗣在河西时,兼任河东、河西、陇右、朔方四镇节度使,麾下直属兵力二十五万。

        并且从744年起,王忠嗣就不断上疏玄宗,痛陈安禄山反心,但玄宗从来没正眼看过。

        同为玄宗义子,同样手握重兵。

        王忠嗣忠心耿耿功勋卓著,威震河西千里,但最终因谗暴死。

        安禄山巧言媚上功勋全无,河北收买军心,最终起大军反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108章 李唐家事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