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简雍上京记 (2 / 2)

+A -A

        其中安葬的应当是此战阵亡的健儿们。

        不过略显新奇的是,坟冢前端的道路旁是一个小小的祠堂,上书靖安二字,门上还刻有一副对联,单观笔迹便知道是孔明的手笔。

        左联赞颂健儿勇烈传千古,右联祈福英灵安宁祭祀不绝。

        祠堂内陈设也相当简单,一尘不染的祭台,三两安静燃烧的香烛,以及一面无字的虞主。

        靖安祠离道路很近,因此有不少百姓也选择在此歇脚,甚至简雍还看到有百姓自发放了简单的贡品。

        一张干净的饼子,半捧种子,甚至还有一截洗干净可以充饥的草根,这便是百姓能拿出来的不多的东西。

        但简雍知晓其背后意义要更大:祠庙皆有规格限制,民间不可立。

        皇家有太庙,诸侯王公有宗庙,世家大族有家庙,黔首只能路祭。

        如今这靖安祠的虞主虽然无字,但应当只是设立时比较匆忙,等长安安定后必然也还会调派人手过来完善此祠。

        点察名册,刻录名字,春秋永祭,与汉同飨。

        简雍想象得到,这般举动必然会招至公卿世家不满。

        但……谁在意呢?

        简雍轻笑,他也看过光幕,也知晓后世那武侯祠香火有多盛,更能清楚看到后世那名为博物馆的建筑对其历史清楚的记载。

        而自始至终始终如一的还有那对百姓的重视。

        无民不成国,无卒不成军,这是如今玄德公和几位军师再清楚不过的认知。

        公卿世家不满这祠堂的逾制又如何?玄德公还定三秦又不是借助彼辈之力。

        于是简雍的心情变得更加轻松愉快,不仅认真祭拜了一番,还认认真真将这靖安祠的模样记到了本子里。

        诸般事了之后,转身离开前简雍还听到了两老者对话:

        “老张不祭奠一下你大儿子?”

        “能成吗?大郎乃是死于去年,而且是被征入了曹军……”

        “嗨,我去后面墓园祭拜过了,里头安葬的也有曹军,玄德公不会计较这个。”

        “那……我拜拜?”

        “快点儿的。”

        请收藏本站: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264章 简雍上京记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