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算学治国 (2 / 2)

+A -A

        房杜自然都是知道为什么的。

        踏入甘露殿后,正对门口最显眼位置的便是一幅装裱好的长卷,其上是李世民誊写的《秦妇吟》。

        即使早已能够背诵,但对房杜二人来说每每读之也心如刀割。

        陛下将其悬于此以自警的意思也再明显不过。

        除此之外,《陆疆图》和《东海绝岛图》以及《地球图》挂在殿内最显眼的位置。

        《弩机百制》《破城军械》《不夜长安》《托塔天王像》等等挂在各处。

        这也难怪陛下经常驻足于此,览这诸多图像,或能生出百般想法。

        而且其中不少内容算得上惊世骇俗,挂在太极殿也不太合适。

        左右打量,房玄龄感慨颇多,后世之景常常出现在梦中也令他流连忘返,醒后反而对公务更加信心满满。

        杜如晦最感慨——若是没光幕的话,用后世那个字怎么说来着?

        哦对,若无光幕,他此刻或已噶了罢。

        小小的感怀并没有战局多长时间,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与陛下见礼后便亲手呈递上一个奏折:

        “吾与克明耗费月余,整理出了户县的清册,请大家过目。”

        看着房玄龄郑重的表情,李世民也有点紧张起来,同样郑重的亲手接过。

        这封奏折与以往李世民所见的并不相同,一翻开便是一串密密麻麻的数字。

        户县乃是南北朝时便有设,位于长安西南方向不过四五十里,因为离京城迫近的缘故,其很多民户编册在长安也都有留存,这些数据在唐代隋后也都被完整保存了下来。

        奏折开篇便是以前隋初立的开皇五年为例,详细罗列了户县的耕田亩数,民户编册数,然后通过简单的计算得出了每户约多少亩良田。

        紧随其后,奏折中依据此法继续详细罗列了大业三年、武德元年、贞观二年这几个时间点。

        四个时期每户约有多少亩良田被写的清清楚楚,不需要知道怎么计算的,李世民也逐渐能看出来问题。

        请收藏本站: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267章 算学治国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