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殊同显学,短亭归马 (3 / 3)

+A -A

        一显喃喃地道,“小僧明白,又有些不明白。”

        东方春生宠溺地揉着一显圆圆的小脑瓜,笑道,“等你明白了,你就变成天下闻名的大师啦!”

        一显施了个佛礼,试探问道,“那,小僧走啦?”

        东方春生则劝留道,“深行耳目静,险滩需笃行。孩子,若信得着老夫,便随老夫去凌源城瞧一瞧,保证你这一道会受益匪浅,而后再北上亦不算迟。”

        一显对此遂不再提,他相信这位名家巨宿不会欺骗于他,便兀自收拾行李去了。

        一行人凌晨便告出发,一路上,东方春生始终行色匆匆,催促疾行,耐劳的矮脚马都瘦了小半圈。

        途径彰武郡,东方春生连樊听南和公孙乔木都没有拜会,便直接带领刘懿三人进入凌源山脉,在一显那满是灰尘的‘万佛山万佛寺’小憩两日,备足水食后,即刻启程南上。与来时相比,凌源山脉已经荒凉无比,除野鸡野兔等弱小动物,那大虫大熊一类的林间猛兽,都神奇般地随了那位大秦四皇子苻文而去。

        一年之隔,对于刘懿而言,来去虽同路,但心境已迥然。特别是经历辽西兵祸后,这少年始终在想,自六岁起,父亲叫他阅书千卷,难道只是叫他成人后开个望南楼了此一生?

        对此,其父刘权生虽然并未明说,刘懿心中却已然有了答案。

        他的父亲不求刘懿固本宁邦、才安寰宇,起码,也要做个解一方民忧的有用之人。

        想到这儿,刘懿时常仰望星空,傻傻憨笑。

        能做一个如樊听南或者苏冉一样的好官,其实也不错。

        少年的心志与梦想,随着薄州一行,正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

        四人、四马、两狗、一雕,沿着蜿蜒小路,快速穿梭在密林之中,没有了死士辰的保护,没有了豺狼虎豹的威胁,这一路,他们走的甚是安稳。

        在林中行进的第十日,林渐稀疏,去年‘五小’铁锅炖的那座老头山仿佛就在眼前,小路边,一个小土包令四人停下了前行脚步。

        及近,一块简易墓碑立于其前,漂亮的草书在上面勾勾画画,‘贤达成老,薨’五个字简简单单刻于其上,刘懿识得,这是其父权生的手笔。

        想起当日一扶、一踢,便得紫气东来,刘懿情不自禁,跪在成老墓前,虔诚说道,“晚辈刘懿,拜谢前辈以命相赐之气运,此生若无机缘,当安分守己,若有机缘,当忠心谋事,造福一方,不辱先生遗风与教诲。”

        一阵清风吹过,树叶沙沙,成老似乎听到了少年的心声。

        三个响头磕下,刘懿转身离去,面露悲戚之色。

        在刘懿认知里,这是第一个因他而死的人,在他的潜意识里,这似乎不会是最后一个!

        九月初一,四人站在老头山顶,凌源县城已经近在眼前。

        天道轮回,去年东方爷孙九月初一在望北楼诵书,而今又从头。

        而眼下的凌源县城,已是一片汪洋!

        请收藏本站: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一剑吞鸿 第103章 殊同显学,短亭归马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