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章 此心安处,既是吾乡(自传)一 (1 / 3)

+A -A

        此刻,汉历343年,癸卯兔年的年关,想必已经过去。

        寒去暖来,青草的气息,想必已经漫山遍野。

        可我的鼻腔里,此刻满是药草的味道,迷迷糊糊之间,受不住大哥刘懿和兄弟们在耳畔的呼喊,悠悠转醒,刚刚想要说话,却感腹下一阵绞痛,又晕了过去。

        昏迷之中,旧事入梦,我又重回当年!

        我叫王三宝,除了大哥刘懿,我是整个华兴郡官场最年轻的那个。

        所以,虽然我出身寒门,但我从小就受万众瞩目,家人更是对我饱含期待,期待我褪去一身贫寒,博得不世荣华。

        这件事儿着实给我造成了很大困扰,我的本意也并非如此,哎,以后再说吧。

        在我这儿,大哥是妥妥的文曲星下凡,再不济也是个苏秦张仪转世。

        虽然我博闻强记、强词善辩、文章贯世、智比张良.....,可是吧,与大哥这颗文曲星比,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点意思。

        我之所以能以弱冠登朝,一路官运亨通,全凭一点儿运气。

        同大哥在一起,总有一种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觉。

        可爹娘总教育我‘知足常乐’,所以,兄弟之间,便不提谁比谁强了。

        毕竟,一声兄弟深似海,不是么?

        我作为主一郡教育的学经师,外人看着位高权重,实则两袖清风,是个妥妥的清水衙门!

        华兴郡教育经费被郡少府把控,公立学堂先生的任免由门下议曹

        拿捏,就连出行巡视巡查,应大人也仅是给我配了一头瘸了腿的灰驴,还冠冕堂皇的说什么‘马太高,少年好骑不好下,骑驴更接地气儿’。

        哼!很明显不把我王三宝当头蒜!

        不过,这样挺好,我每天悠哉悠哉,骑着我心爱的小毛驴,走街窜巷、上山下乡,听书、听人、听事,传学、传经、传法,只要我不拿出官印,没人会觉得我是个郡官儿,只当我是谁家的小公子出来游历江湖。

        闲云野鹤,人间之事与我无关,只有在这个时候,我才是真正的我。

        说到江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江湖,每个人的江湖都很不同,和大哥嘴上的‘隐居’不一样,我是真的想隐居市井,不理凡尘世事。

        我自知不是大才,没有大先生和应郡守那般的济世之能。

        也没有大哥和李二牛那样的鸿鹄之志。

        更没有应成那小子的武学天资和殷实家底。

        官场那一套你来我往的阿谀奉承,更实非我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一剑吞鸿 313章 此心安处,既是吾乡(自传)一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