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选址的问题 (2 / 3)

+A -A

        他能做的,就是减少贪官、恶官出现的土壤,慢慢来完善各种福利跟惩罚,让官吏们即便不贪污也能过得还不错,让官吏们贪污付出的代价更大。

        这样的话,除非是大贪之人,否则,普通人便不会为了不多的利益去冒险。

        至于庸碌之官,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现在算是大明的初期,识字的人虽然已经比刚建国时多了许多,但相比之下,还是远不如后世的文化普及程度。

        这里的文化普及程度,是指识字。

        这已是一道过滤网,将大批的人挡在了网之外。

        而在识字的人里再挑选有本事的人,这就更难了。

        人的眼界与环境也有关,大明现在的环境就是这样,他也不好对普通官员要求太多。

        只要上面的人下达了命令,了。

        总要给朱英一个培养人才的时间,在新的符合他要求的人才陆续占领各个岗位之前,还是需要这些人来做事的。

        朱英想着这些,就对问过了情况的官员下达了自己的命令。

        他告诉这些官员,自己要在河南这个地方建立一个南北贸易交流中心,但这个贸易交流中心要定在哪里,需要实地考察。

        接下来这段时间,需要这些当地的官员将本地符合朱英要求的地方给上报,朱英会在十日之内,将地方转遍了,定下一个地方。

        “具体要求我已与你们说了,要交通便利,最好是挨着官道,附近也要有河运码头,周围有没有百姓都可,但最好没有太番话的城镇,最好是远离山川的平原,若其他条件合适,挨着山川也可以。”

        “具体要求就是这些,所有符合要求的地方,都要列出来,在三日内报与我知。”

        对待这些官员,朱英是毫不客气,直接就吩咐了下去。

        这些官员忙应声称是,表面上看不出什么,一出了钦差的住处,这些官员们彼此递着眼神,心里都有点活泛,且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

        有的官员觉得,这样的贸易中心不是什么好事,如果建在自己的治下,岂不是又要多一个麻烦?谁知道皇长孙或是其他的权贵会不会常驻于此?若是,那他这个知府还算是什么知府?岂不是天天要给别人当孙子?

        这样的憋屈事,他才不干!

        但也有官员多少还是有一点野心,或者说,是进取心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大明:摊牌了,你爷爷我是朱元璋 第三百三十八章 选址的问题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