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2 / 3)

+A -A

        而对于想要出海,却因为禁海令以及倭寇而不敢出海的商人们来说,若是放开海禁,对他们那自然是有着大大的好处。

        无论是朝廷还是他们,过去都担心倭寇作乱,但现在不是接连大捷,倭寇都被朝廷的人打得抱头鼠窜吗?

        只要朝廷对海上的倭寇不断进行打击,让海商的贸易之路能更太平一些,纵然还有着一些风险,跟巨大的利益比起来,也不值一提。

        哪个行商的人,会认为行商之路上一点风险都没有啊?

        只要不是危险不断,那就在能接受的范围之内!

        他们是高兴了,觉得等到放开了海禁,自己就能进入这个赚钱的领域,自认为被分走了蛋糕的人可不乐意了。

        今日在张宅再聚的这些人,就是心怀不忿的走私商人。

        他们这群人,每一个人的背后,都站着一个豪族世家。

        江浙一带的世家,被迁走了不少,但是,无论是被迁走的,还是留下来的,都还有着自己的一方势力。

        表面上对朝廷的臣服,不是真的臣服。

        朝廷对他们不理睬的时候,他们还能勉强与朝廷保持和平状态。

        朝廷若是非要找他们“麻烦”,他们也不会愿意坐以待毙。

        毕竟,铁打的世家,流水的帝王。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不假,但这天底下,何曾有万万岁的天子?

        一朝天子一朝臣!

        而利益一旦受损,影响的则是他们家族的数代人!

        说到底,还是因为他们一直都看不上龙椅上那一位,觉得是泥腿子出身,残暴又粗鄙。

        而江浙一带,的确是受了张士诚很多好处。

        这位靠着十八条扁担起家的“东南王”,虽然进取心不强,一直以来也只是偏安于东南地区,但他确实是对当地的百姓还算和善,跟其他势力形成了鲜明对比,跟前朝比,更是一个天,一个地。

        他制定的政策,也是轻徭薄赋,所以,即便张士诚死了,即便新朝建立这么多年,他死后每年的七月三十日,江浙一带的老百姓,还都会借着为地藏菩萨烧香的名义,来偷偷纪念张士诚。

        老朱之前为何要进行海禁?

        倭寇肆虐是一个原因,防止陈友谅、张士诚等人的海上残余势力与倭寇、蒙元联合攻击明朝,这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大明:摊牌了,你爷爷我是朱元璋 第六百零四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