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上朝 (2 / 2)

+A -A

        这一点上,范质其实跟王溥是一样的,他们是两个没有所谓的前程的人,反而在做事的时候相对顾虑就更少,想了想,范质道:“你是辅考,诗赋本就应该是你出题,我出策论,你想出什么题,我没有意见。”

        …………

        翌日,小朝会。

        一众正副宰相们惊讶的发现,从来不上朝的赵光美居然规规矩矩地穿好了他特质的小号官府上朝来了,而且还一脸严肃地站在了赵普的后面。

        小声的问:“我是应该站这儿么?”

        然后李处耘在后面道:“那是我的位子。”

        他是枢密副使,至少名义上,他才是枢密院的二把手

        赵光美回头瞅了他一眼,想了想道:“现在是我的位子了,你站我后面。”

        李处耘见状不由得露出一丝苦笑,默默地退了下去。

        赵匡胤自然就很诧异啊,问道:“三弟?你怎么上朝来了。”

        赵光美则规规矩矩地道:“回禀官家,臣弟有事想要当着群臣的面做个启奏,不方便私下跟你,哦不,是跟您说。”

        “何事竟让你如此郑重其事?”

        “臣弟听说,开封城中,尤其是举子、监生之中,对臣弟颇有幽怨,说是因为臣被‘公举’之事,挡了开封府某个人的名额,这些人对我似乎是非议还挺大,因此臣弟,想请官家给臣弟做主。”

        “哦?竟有此事?”

        赵匡胤闻言一愣,随即一双虎目便毫不客气的扫过群臣,若说这事儿没人带节奏,甚至是故意去传播谣言,他还真不信。

        早在后周之时,官场其实就已经形成了非进士不能当宰相的潜规则了,但同时,其实还留有公荐这样一个补丁,所以朝臣回头再去考科举其实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所谓公荐,最重的便是公望二字,一般来说可能有些人因为某些事立了功劳当了官,但不是科举正途,为了以后的前途着想,可能就会用这个方式补一个科举,就算是水平不够也没有关系,哪怕是交白卷,事后也可以通过“行卷”的方式破格录取,依旧授予进士名额。

        这种类似于卡bug的方式虽然有破坏公平的嫌疑,但毕竟五代乃是乱世,乱世之中,学问哪有做事来得重要呢?

        赵匡胤虽然有心废除公荐和行卷制度,但这才开国的头一年,这不是还没废呢么,没废,这就是国家法度,既然是国家法度,我自己的亲弟弟凭什么就不能走呢?

        况且就冲赵光美覆灭北汉的功劳,他就算不是皇亲,走公荐也没有丝毫毛病啊,公荐这个后门,难道不正是为他这种人留的么?

        深吸一口气,赵匡胤道:“嫉贤妒能,倒也是人之常情,三弟,想让我如何为你做主呢?”

        哪知赵光美却道:“臣弟以为,这些个考生们说得对啊!”

        请收藏本站: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家兄宋太祖 第43章 上朝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