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吃肉的灾民 (2 / 4)

+A -A

        不是说豪绅中没有好人,有,肯定有,但良心这东西,平时不值钱,甚至绝大多数人出卖良心也卖不出几个子儿来,但别人都不要这东西的时候你想留着,那这玩意,贵的吓人,是真真正正的顶级奢侈品,古今中外,从来如此。”

        “所以适当的造造反,没什么不好的,财富这东西注定会逐渐向少数人手里集中,天之道,从来都是损不足而奉有余,商君书说得很清楚,‘以强去强者弱,以弱去强者强。国为善,奸必多’,伱们都说商君书是亡国之术,我却觉得这里面许多话真的是至理名言,就比如这个。”

        “老百姓一直被压迫是不行的,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么,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很害怕底层民众造反,可是,造反有什么不好的?强压下来,社会矛盾就不存在了么?莫不如干脆加以引导,每一次的造反,都是一次均贫富的过程,发泄一下,什么社会矛盾都没了,墨家也有类似的说法不是。”

        吕端这会儿,筷子都已经被吓得掉下来了,因为赵光美刚才这一番话,分明满满的都是法家和墨家的思想,这在他这种儒生的眼里,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法家思想的核心可不是依法治国啊,法家最核心的思想其实是“民弱则国强,民富则国弱”,而法家的治国手段,对内,核心就俩字:“去强”。

        也就是国家应该想尽一切办法的折腾民间的有钱人,想法设法的让有钱人变穷,让穷人变有钱,然后重复这一过程,实现老百姓之间穷与富的循环。

        这跟儒家的齐家治国,内圣外王的主张完全是水火不相容。

        哪有什么外儒内法,汉以后的法学早就把法家最核心的这一条根本思想给丢了,然后吕端就惊悚的发现,秦王殿下居然把这玩意给捡回来了!而且做得比秦始皇还绝。

        他真的通过扶持老百姓造反的手段,把宿亳两州的豪绅给收拾光了啊!

        事实上商君书这本书吕端还真不是没看过,五代么,礼法体统早就崩坏了,所谓的禁书,那得分是对谁,凭他们吕家的累世官宦,这书他们家还真有,只不过看过之后他就把书给扔了,认为那商鞅简直是一派胡言。

        搁以前,他要知道君王在偷偷看商君书,他一定会站出来开喷,储君若是看商君书,那这简直是天塌下来一样的事,为苍生为社稷,就算是死谏也要在所不惜。

        只是此时此刻,看着眼前的秦王殿下堂而皇之的讨论去强,甚至真的借反贼之手在去强,他却又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

        人家秦王殿下跟你们一同下来赈灾,你看看人家的宿州,再看看你们的扬州,哪还有脸说人家是在倒行逆施呢?

        而如果,秦王殿下不是在倒行逆施,那,真正倒行逆施的人,又是谁呢?

        就听赵光美继续侃侃而谈道:“这些事,其实就是长痛不如短痛,少部分的土豪都打死了,大量的土地就空出来了,地主家还是有余粮的,余粮一分,大家立刻就心安了,把地主家后院埋的钱罐子取出来一分,大家有了钱,这经济自然也就复苏了。

        当然,前提是这所谓的造反我确实是能掌控的住,大大小小的反贼头目都必须是我的自己人才行,而且实话实说,我之所以敢这么搞,也是因为淮南这地方是军区,我确实不怕他们下边闹,不可能失控得了,那些所谓的反贼也明白这一点,没几个傻子真的会自大的以为他能打过高邮军,因此他们表现得也会更懂事儿。”

        吕端闻言,却是突然怒发冲冠,冲动之下直接拍了桌子道:“可这钱如果是抢来的,他们花起来犹如流水,花完之后,岂不还是要穷?宿州城的繁荣若是以此为凭,岂不是镜花水月?”

        赵光美也不恼,对吕端的突然无礼居然也是一笑置之,甚至还耐心给他解释道:“怎么会是镜中花,水中月呢,我不是已经把他们变成兵户了么?商行在此的投资你也看见了,以后,农闲之时,往往也是城里用工之时,实在又是农闲又是工荒的时候,那就把他们拉练起来啊。”

        吕端呵呵冷笑道:“如此乌合之众,拉练又有何用,殿下以为,他们能打仗么?”

        “谁让他们打仗了啊,谁说当兵就一定要打仗?演习本身,就是目的,人聚财聚,人散财散,人聚拢在一块本身就足以创造财富,使经济推入正循环啊,你以为,我为什么要搞那学校和戏班子?真的是关心这些灾民的心理健康?有这东西,是为了让他们在农闲的时候尽量往城里凑,城墙都没了,来看戏啊,不看白不看啊。”

        “…………”

        吕端都懵了,他还是头一次听到这样震慑他的观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家兄宋太祖 第117章 吃肉的灾民 (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