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之下,这诗词之中,还真是颇有几分务实,又颇有几分法家思想在里面,甚至是,真的颇有几分杜甫风骨了。
可是自己的这个二哥,居然能把这么长的一篇赋背下来给自己听……
“二哥今日邀我来此,就是为了向我举荐这个吕蒙正?”
“正是,我看此人,振翅能翔于天,迎风而行,称得上是鲲鹏之志,俯身能落于地,脚踏实地,亦当有实干兴邦之才,此人,大才也!”
赵光美一脸懵逼,甚至是迷茫。
事实上他也就是不知道,知道吕蒙正在此并且支持新政的话,必然早就自己找过来了。
可如今赵光义举荐的如此热心,他还真有点不敢用了。
这不会是来卧底的吧?
忍不住问道:“此人……既然如此优秀,二哥如此看好的话,为何不自己用?”
赵光义很自然地道:“我用?让他进我的幕府,还是开封府?这人挺有才的,考科举的话应该能中,进幕府的话太屈才了,至于开封府,需要的还真不是他这样的。”
“再者说了,我身边还真不缺这一款,我好歹也是咱大宋的文人领袖,想用人的话成熟的文官扒拉着随便挑,相对的,你就不同了,今年科举,此人一旦高中,立刻就能成为你的臂膀之人,若是加以培养,假以时日,定是将来的宰相之才。”
“如此英杰之才,少年俊彦,若是给我来使,岂不是浪费了么?”
赵光美愈发懵逼,忍不住问:“二哥您说的这……不是套话吧?”
“套话?什么套话,真心话啊。”
“你图什么?”
“我图什么?”
这回却是换赵光义懵逼了:
“商行,是咱们家的,朝廷,也是咱们家的,大宋的官家是我的亲兄长,你这个储君是我亲弟弟,我是你的亲兄长,我给你举荐一个人才,还得图啥?三弟你……这是啥意思?”
赵光美,愈发的懵逼。
然后,就忍不住开始想东想西了,但想来想去,还是又陷入了想不明白赵光义阴谋的怪圈。
当然,赵光美纯是自己想多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