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正在崛起,且还在上升期的全新阶级,根本不只是党同伐异那么简单的。
所以赵光美想往这个体系伸手,当然就会很难,比如吕蒙正今年虽然考上了进士,但他很清楚的知道他在翰林院是众矢之的很受排挤的,甚至在那些进士的眼里吕蒙正这种都不是敌人而是叛徒了。
他所要搞的所谓新儒学,实则上还真就是在断那些老进士的根了。
赵光美再不出手帮帮他的话,他非得被那些官场老油条欺负死不可。
就见赵光美道:“澶州水灾是大害,但你去澶州这对你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我有钱,而且现在朝廷只有我有钱,其他的知府或多或少也有遭灾,但他们想要弄钱,绝对不会有你这么方便,你懂我的意思吧。”
“这是自然,殿下对微臣的关照,微臣自然是敏感五内。”
其他的官员想赈灾,虽然常平仓里的赈灾粮可以发,但除了粮食之外,想要钱的话却是必然要揍程序层层上报,然后再层层审批,层层发放的。
薛居正就算不为难他们,走一套拨款的流程至少也需要半个月,且使起来必然会有许多的监督,效率必然不高。
谁能有他吕蒙正这么大的能耐,直接从钱行提无息贷款来用呢?
如此一来,不止是澶州恐怕整个黄河两岸的其他知府都会跟他来拆借。
“曹彬,我会给你派过去,借着水灾的由头,沿河两岸诸州府,该撤职的撤职,该杀头的杀头,不管是官,还是吏,只有人下来或是死了,才能有足够多位置空出来安插咱们的自己人,这次科举,应该有不少咱们自己人中了功名吧?”
吕蒙正点头道:“进士只有四人,但明经有二十一人,明算更是足有一百零六人,可是……”
“可是明算出来的人才人家不要是吧,三司,也不可能吃得下这么多的明算人才,是吧。”
“是,不过明算人才不受重视,也算是常例了,科举八科,从来都只有进士科是真英雄,其余的,那就只能是万般皆下品了。”
赵光美笑笑道:“明年就好了,明年的科举,将会大幅度的进行一个扩招,且除了进士之外更要注重明算、明律、明史这三科的人才,而进士一科,要么便是大幅度的扩招使其不值钱,至少扩充至三百人的名额,要么便干脆取消,此事,我已经跟大哥通过气了,原本今年就想如此的,可惜阻力太大,终究是没成。”
吕蒙正闻言苦笑,却还反而安危赵光美道:“微臣相信殿下,明年一定能够推行此事。”
说白了,赵光美是想让科举考试变成真正的公务员考试,尤其是明算和明律两科,这都是真正的实用之学,学成后充入各衙门至少当个胥吏毫无问题,过一些年,再把这些人提拔起来去当官。
这样的改革自然是有利于新儒学派的,说白了新儒学派的人数远比传统儒生多得多,且已经逐渐拥有了自己的纲领,那些学律法的,学算数的,学物理学技术的,自然也都会去学新儒学,俨然已经背离了传统的孔孟之道了。
事实上真要去做胥吏的话,这些新儒学派反而是更容易做出成绩出来的,而那些原本高高在上的进士……以后可能直接就没了。
这是要断了文官的根啊。
为什么历史上的历朝历代,都首重进士?其实很简单的道理,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么,进士考的这些东西,诗,策,论,这都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是没有满分这个概念的,尤其是宋朝毕竟还没开始搞成猪理学和八股文,比拼的是考生的才气。
然而何为才气?那是需要家庭熏陶的,那是有阶级性的,玩这一套,普通家庭的孩子是玩不起的,而且这个内卷也是无限的,当然,也确实是更能筛选人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