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其实是这也是为了大家名正言顺往里插一脚,毕竟这里面每多一只脚插进来,商贾们需要上贡的爷爷就多一批,运输的成本也就会多一些。
本来,商行是不直接碰这种纯纯的服务业的,但现在下边放开了公私合营,商行对下边各企业的控制力大大下降,所以商行现在慢慢的也开始介入到了军需物品运输中,毕竟他们的关系在这摆着。
关系是社会的第一生产力么。
所以最近枢密院其实一直在琢磨如何限制商行,给商行画圈圈的事儿,赵光美本人也是认可的,甚至许多限制都是出自他的首肯。
而赵光美这次,却是反其道而行之,不但给这些商贾进行了松绑,让他们随便整,更是干脆把未来在大理和南汉的利益提前瓜分给了他们!
所谓投标,就是对贺州城、福州城、泉州城的南汉三城之地,以及大理国的羊城、威楚府、东川郡,这七个地方都已经有了大城市的雏形,且最适合用来发展大城市的地方,进行提前性投资。
说直白一点,就是赵光美干脆把这七个大城市打包卖给随行的,包括那些商行股东在内的商贾们了。
南汉的造船厂,陶瓷厂,海贸商行,大理的马厂,银矿,茶园,以及七城内城的商业区地皮,各种产业,统统卖掉。
只要你敢买,我朝廷就敢卖。
甚至你缺钱的话钱行还能给你贷款。
换言之,几个大商贾,或是商行的大股东,分公司之流,完全可以一稍微合计一下,十几个人就能把七大城之一,比如泉州城给买下来,从此自己做此地真正的贵族。
而那些提前预定了这些产业的商贾,自然便是随军的监军了。
枢密院派下来的兵马都监,负责的是联络工作,协调工作,真正用于约束部队行为的,却是那些商贾。
这些商贾管不了如何打仗,但是本质上,这已经拍出去的七城和两国重要资产,已经是伱们这些商贾的资产了么。
除了两国的国库是赵匡胤的,其余的,都已经不是朝廷的了。
所以你们这些监军是干嘛的?是去约束军队,保护你们自己的资产的啊!
至于说,为什么商贾能够约束得了军队,那就各凭本事了,撒钱也好,走人脉关系也好,甚至是你给那些兵丁画饼也好,你要是没这个能耐,你也别接这个活儿,别干这个买卖。
楚昭辅都惊呆了:“这……这难道是要给你们这些商贾,裂土封王不成?哪有这个道理?若是这些商贾联合起来,岂不是还要架空朝廷了?”
闻言,反倒是他的夫人琢磨了一下道:“这肯定是殿下的主意,这一招……虽然确实是胆大妄为,但也不是全无道理。”
“有什么道理?”
“南汉,大理,距开封路途遥远,即使是快马加鞭,六百里加急,要给朝廷送封信也至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更别说是互通有无了,出点什么事儿,恐怕都要鞭长莫及,更别说,那边的到处都是山地,山地里多是蛮夷,各路土司各有权柄,与我汉人文化、语言大有不同,却又凶悍勇猛,不服王化了,这两处地方,就是打下来,要统治恐怕也是极难,即使是以汉唐的强悍,打这两处地方,也至多只能是使其半自治的。”
闻言,楚昭辅倒是也认同地点了点头,事实上他比自家老婆知道的肯定更清楚,他是赵匡胤的幕僚出身,对赵匡胤也最是了解,说实在的,这两处地方如果不是潘美和鲁王自作主张,恐怕赵匡胤这个官家压根都不会同意打的。
这俩地方事实上已经是古代封建王朝直辖统治的极限了,甚至几乎不可能直接统治,必然是要建立类似于节度使,或是大都护府之类的部门的。
而赵匡胤这个人,虽然是武夫出身,但跟历代皇帝最大的区别就是从不好大喜功,军人出身的他也最明白军人的苦,打大理、南汉这种地方,在他眼里恐怕是殊无必要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